内容提要 | 第1-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概述 | 第8-9页 |
·光致发光 | 第9-13页 |
·基本概念和原理 | 第9-13页 |
·基态和激发态 | 第9-10页 |
·跃迁 | 第10页 |
·内转换和系间窜跃 | 第10-11页 |
·荧光和磷光 | 第11-13页 |
·发光材料的种类 | 第13-17页 |
·有机小分子发光材料 | 第13-14页 |
·聚合物发光材料 | 第14-15页 |
·金属有机配合物发光材料 | 第15-17页 |
·铜(I)配合物型光功能材料 | 第17-25页 |
·Cu(I)配合物配体的多样性和配位方式的灵活性 | 第17-18页 |
·Cu(I)配合物的配位多样性 | 第18-19页 |
·1,10-菲咯啉铜(I)配合物的激发态设计 | 第19-23页 |
·多核铜(I)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 第23-25页 |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25-26页 |
第二章 β-二亚胺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 第26-46页 |
·引言 | 第26-27页 |
·实验部分 | 第27-32页 |
·实验要求 | 第27页 |
·试剂及药品 | 第27页 |
·仪器及测试 | 第27-28页 |
·合成与表征 | 第28-32页 |
·[Cu(CH_3CN)_4][BF_4] | 第28-29页 |
·(PPh_3)_3CuCl | 第29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29-30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30-32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2-45页 |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32-33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33-38页 |
·配合物的核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 | 第38-41页 |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 第41-43页 |
·配合物的热稳定性分析 | 第43-45页 |
·本章小节 | 第45-46页 |
第三章 三亚吡嗪类铜(I)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谱性质 | 第46-63页 |
·引言 | 第46页 |
·实验部分 | 第46-50页 |
·实验要求 | 第46页 |
·试剂与药品 | 第46-47页 |
·仪器与测试 | 第47页 |
·合成与表征 | 第47-50页 |
·[Cu(CH_3CN)_4][PF_6] | 第47页 |
·[Cu(CH_3CN)_2(PPh_3)_2][BF_4] | 第47-48页 |
·配体的合成 | 第48-49页 |
·配合物的合成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62页 |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 | 第50-51页 |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第51-58页 |
·配合物的核磁、元素分析及红外光谱 | 第58-60页 |
·配合物的光谱性质 | 第60-62页 |
·本章小节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中文摘要 | 第70-73页 |
英文摘要 | 第73-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