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比较研究及其类缘分析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1 柴胡概况及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2.同工酶电泳技术及其在植物分类上的应用 | 第11-14页 |
3.PCR和RAPD技术及其应用概述 | 第14-16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北柴胡和狭叶柴胡的出苗期和生长势调查 | 第17-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7-20页 |
·两种柴胡的出苗期 | 第17页 |
·两种柴胡的株高 | 第17-19页 |
·两种柴胡的根部性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两种柴胡根茎叶的横切面结构观察 | 第20-2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1页 |
·实验材料 | 第20页 |
·实验方法 | 第20-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23页 |
第四章 两种柴胡染色体的核型分析 | 第23-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第五章 两种柴胡的过氧化物酶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 第25-3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实验材料 | 第25页 |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分析方法 | 第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1页 |
·同工酶电泳图谱分析 | 第27-28页 |
·同工酶酶谱的遗传距离和聚类分析 | 第28-31页 |
第六章 两种柴胡的RAPD分析 | 第31-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1页 |
·实验仪器与方法 | 第31-32页 |
·RAPD分析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4页 |
·提取的柴胡DNA质量及产率 | 第33页 |
·柴胡RAPD反应体系优化 | 第33-37页 |
·引物的筛选结果 | 第37-42页 |
·SPSS聚类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七章 讨论 | 第44-45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3页 |
附表 | 第53-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