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环境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设计与识别算法的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论文背景 | 第7-8页 |
·微处理器技术 | 第8-9页 |
·引信安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 | 第9-11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2页 |
2 引信环境信息及其识别理论研究 | 第12-26页 |
·引信安全系统 | 第12-13页 |
·概述 | 第12页 |
·引信安全系统的发展阶段 | 第12-13页 |
·引信安全系统的组成 | 第13页 |
·引信环境信息研究 | 第13-17页 |
·引信的信息特征 | 第14-15页 |
·发射环境信息 | 第15页 |
·飞行弹道环境信息 | 第15-17页 |
·引信安全系统环境识别理论 | 第17-21页 |
·引信安全系统环境识别模型 | 第17-18页 |
·引信环境识别理论研究 | 第18-21页 |
·环境识别方法研究及其具体应用 | 第21-25页 |
·顺序识别方法 | 第21-22页 |
·阈值+时间窗识别方法 | 第22-23页 |
·无时限识别方法 | 第23-24页 |
·环境识别方法的具体应用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3 环境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 第26-59页 |
·系统的设计流程及组成结构 | 第26-28页 |
·系统的设计流程 | 第26-27页 |
·系统的组成 | 第27-28页 |
·磁阻式传感器与 MEMS高 G值传感器 | 第28-33页 |
·磁阻式传感器 | 第28-30页 |
·MEMS高 G值传感器 | 第30-33页 |
·信号放大单元 | 第33-37页 |
·概述 | 第33页 |
·仪用放大器原理 | 第33-35页 |
·放大单元的设计 | 第35-37页 |
·滤波单元 | 第37-44页 |
·概述 | 第37-38页 |
·模拟滤波器 | 第38-40页 |
·归一化设计方法 | 第40-41页 |
·滤波单元的设计 | 第41-44页 |
·中央处理与控制单元 | 第44-49页 |
·MSP430单片机简介 | 第44-48页 |
·中央处理与控制单元的实现 | 第48-49页 |
·串口通讯单元 | 第49-52页 |
·通信标准的选择 | 第50-51页 |
·传输单元的实现 | 第51-52页 |
·电源管理单元 | 第52-55页 |
·概述 | 第52页 |
·信号处理电源管理单元 | 第52-53页 |
·系统电源管理单元 | 第53-55页 |
·系统小型化、低功耗和可靠性设计 | 第55-58页 |
·系统小型化,低功耗设计 | 第55-56页 |
·系统的可靠性设计 | 第56-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4 环境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68页 |
·环境信息采集处理系统的软件设计 | 第59-65页 |
·系统软件的开发流程 | 第59-60页 |
·集成开发环境IAR | 第60-61页 |
·环境识别算法的准则与实现 | 第61-63页 |
·系统软件的实现 | 第63-65页 |
·串口接收软件的设计 | 第65-67页 |
·概述 | 第65-66页 |
·串口接收软件的设计 | 第66页 |
·串口接收软件的实现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5 调试与试验 | 第68-73页 |
·系统调试 | 第68-69页 |
·静态试验 | 第69-72页 |
·系统误差分析 | 第72页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结束语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