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1 导论 | 第11-1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国内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4页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1-12页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2-14页 |
·本文的结构体系 | 第14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与路线 | 第14-15页 |
2 审计合谋的内涵及演进 | 第15-18页 |
·审计合谋的内涵和特点 | 第15-16页 |
·审计合谋的内涵 | 第15页 |
·审计合谋的特点 | 第15-16页 |
·审计合谋的演进 | 第16-18页 |
3 审计合谋达成条件的博弈分析 | 第18-23页 |
·审计合谋的博弈模型 | 第18-19页 |
·模型假设 | 第18页 |
·审计合谋的博弈参与主体 | 第18页 |
·博弈模型的选择 | 第18-19页 |
·审计合谋博弈参与各方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19-21页 |
·对经营者审计合谋的成本与收益分析 | 第19页 |
·对注册会计师审计合谋的收益分析 | 第19-21页 |
·审计合谋参与各方的优势均衡策略及审计合谋成功的条件 | 第21-23页 |
4 审计合谋产生原因分析 | 第23-31页 |
·外部监管层面的原因 | 第23-27页 |
·多个政府部门同时监管,职能交错 | 第23-24页 |
·注册会计师协会未能充分发挥自律职能 | 第24-25页 |
·对审计合谋相关各方的处罚力度不够 | 第25-27页 |
·上市公司层面的原因 | 第27-29页 |
·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 | 第27-29页 |
·审计人的委托聘任机制的影响 | 第29页 |
·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原因 | 第29-31页 |
·会计事务所组织体制的影响 | 第29-30页 |
·会计师事务所规模的影响 | 第30-31页 |
5 审计合谋的治理对策 | 第31-40页 |
·外部监管层面的治理对策 | 第31-36页 |
·明确政府监管部门职责划分 | 第31-32页 |
·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律职能 | 第32-33页 |
·加强舆论监督 | 第33-34页 |
·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加大惩罚力度 | 第34-36页 |
·上市公司层面的治理对策 | 第36-39页 |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 第36-38页 |
·由改进后的监事会行使审计委托权 | 第38-39页 |
·会计师事务所层面的治理对策 | 第39-40页 |
·改进事务所组织体制 | 第39页 |
·促进会计事务所的规模化经营 | 第39-40页 |
6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