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地方经济论文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部分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财政政策回顾第9-17页
 一、财政政策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背景第9-11页
  (一) 政策背景第9-10页
  (二) 财政政策在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中积累的实践经验第10-11页
 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内部和外部条件分析第11-12页
  (一) 东北老工业基地良好的内部条件第11页
  (二) 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已具备的外部条件第11-12页
 三、财政支出政策在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第12-13页
  (一) 财政支出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第12-13页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财税政策工具选择与搭配第13页
 四、税收政策在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中的作用第13-17页
  (一) 税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第13-14页
  (二)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税收优惠措施第14-17页
第二部分 现状与问题: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财政政策实施情况分析第17-34页
 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财政政策实施以来取得的成效第17-25页
  (一) GDP与财政收入稳步增长第17-19页
  (二) 新旧企业所得税过渡促进东北工业迅速发展第19-20页
  (三) 取消农业税促进东北农业发展第20-21页
  (四) 增值税转型促进投资持续高速增长第21-23页
  (五) 消费税改革拉动经济增长第23-24页
  (六) 资源城市经济转型加快第24页
  (七) 企业历史欠税豁免得到落实第24-25页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第25-34页
  (一) 经济总量比重下降第25-26页
  (二) 产业税收优惠政策滞后第26-27页
  (三) 企业所得税改革存在问题第27-28页
  (四) 增值税转型仍存在现实问题第28-30页
  (五) 现行消费税、资源税有待调整第30-31页
  (六) 社会保障问题制约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第31-34页
第三部分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财政支出政策选择第34-45页
 一、加大针对东北地区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第34-38页
  (一) 逐步加大对老工业基地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规模第34-35页
  (二) 建立解决企业历史债务问题的专项转移支付第35-36页
  (三) 通过专项转移支付解决社保资金缺口第36页
  (四) 加大扶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第36-37页
  (五) 加大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社会保障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第37-38页
 二、积极运用各种财政支出工具第38-40页
  (一) 积极调整长期建设国债的使用结构和方向第38-39页
  (二) 运用财政支出工具扶持企业发展第39-40页
 三、增设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专项基金第40-41页
  (一) 建立装备制造业研发专项资金第41页
  (二) 建立重点骨干企业资本金注入制度第41页
 四、运用政府采购政策为东北老工业基地产品提供重要市场保证第41-43页
  (一) 运用政府采购加强宏观调控第42页
  (二) 利用政府采购适度保护老工业基地产业第42-43页
 五、发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专项公债第43-45页
  (一) 基础设施、主导产业及国债项目的配套资金第43页
  (二) 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第43-44页
  (三) 改善资源型城市的基础设施第44-45页
第四部分 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持续发展的税收政策分析第45-56页
 一、构建支持东北地区投资环境的税收优惠政策体系第45-47页
  (一) 调整税收优惠政策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第45页
  (二) 注重产业优惠与区域优惠相结合第45-46页
  (三) 实行多元化的税收优惠方式第46-47页
 二、进一步完善地方税收体系第47页
  (一) 合理划分地方税收立法权第47页
  (二) 扩大税收管理权限第47页
 三、实施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的企业所得税政策第47-50页
  (一) 对外资投资实行优惠税率第48页
  (二) 给予兼并重组企业以及发展循环经济的企业所得税优惠第48页
  (三) 调整工资费用税前扣除办法第48-49页
  (四) 扩大企业技术研发费加计扣除范围第49-50页
 四、实施消费型增值税第50-52页
  (一) 进一步扩大增值税抵扣范围第51页
  (二) 加大对出口退税的支持力度第51-52页
  (三) 借鉴欧洲国家经验调整抵扣固定资产投资进项税额的方式第52页
 五、适当调整资源税政策第52-54页
  (一) 扩大资源税征税范围第53页
  (二) 资源税单位税额设置偏低第53页
  (三) 税率应进一步调整第53-54页
 六、进一步完善消费税制度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后记第58-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威伯科汽车控制系统有限公司供应链能力评价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长航集运子公司绩效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