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可控可视化矿井通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矿井通风管理和发展方向 | 第11-12页 |
·虚拟现实技术研究发展历史和现状 | 第12-16页 |
·矿井通风可视化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 | 第16-21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第二章 虚拟现实技术与智能虚拟环境 | 第22-35页 |
·虚拟现实技术的特征及其构成 | 第22-26页 |
·分布式虚拟现实系统 | 第26-27页 |
·虚拟现实技术展望 | 第27-28页 |
·智能虚拟环境概述 | 第28-30页 |
·智能虚拟环境关键技术 | 第30-33页 |
·虚拟环境的建模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三章 矿井通风系统与风网解算 | 第35-67页 |
·矿井通风系统的概论 | 第35-43页 |
·通风系统的类型 | 第35-36页 |
·矿井通风的方法 | 第36-39页 |
·通风系统的力学特性 | 第39-43页 |
·矿井通风中的能量方程 | 第43-50页 |
·连续方程及动量方程 | 第43-46页 |
·单位质量(1kg)流量的能量方程 | 第46-48页 |
·单位体积(1m~3)流量的能量方程 | 第48-50页 |
·风网中风流的规律和风量分配 | 第50-53页 |
·风网中风流的规律 | 第50-52页 |
·风网中的自然分配风量的方法 | 第52-53页 |
·风网的基本数学模型 | 第53-57页 |
·风网解算程序框图 | 第57-62页 |
·机械扰动下风流与瓦斯浓度弥散耦合建模 | 第62-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基于多Agent矿井通风仿真理论研究 | 第67-113页 |
·Agent理论概述 | 第67-84页 |
·Agent技术概述 | 第67-74页 |
·BDI模型概述 | 第74-75页 |
·MAS结构 | 第75-76页 |
·MAS交互与通讯 | 第76-79页 |
·MAS协作 | 第79-84页 |
·Agent计算理论 | 第84-90页 |
·多Agent系统(MAS)的矿井通风模型 | 第90-101页 |
·蚁群描述模型 | 第91-94页 |
·蚁群算法求通风机位置问题(点覆盖问题) | 第94-99页 |
·蚁群算法解决通风优化问题 | 第99-101页 |
·基于多Agent的矿井通风仿真系统 | 第101-111页 |
·本章小结 | 第111-113页 |
第五章 多Agent矿井通风仿真系统应用研究 | 第113-140页 |
·屯兰煤矿通风仿真 | 第113-136页 |
·屯兰煤矿概述 | 第113页 |
·屯兰煤矿通风系统 | 第113-114页 |
·仿真解算 | 第114-136页 |
·北皂煤矿通风仿真 | 第136-138页 |
·北皂煤矿及通风系统 | 第136页 |
·通风方案仿真 | 第136-138页 |
·蒋庄煤矿通风仿真 | 第138-140页 |
·蒋庄煤矿及通风系统 | 第138页 |
·通风方案仿真 | 第138-140页 |
第六章 矿井通风可视化建模及应用研究 | 第140-179页 |
·虚拟通风环境建模 | 第140-145页 |
·巷道建模 | 第141页 |
·设备建模 | 第141-143页 |
·虚拟人建模 | 第143-144页 |
·虚拟环境漫游与交互 | 第144-145页 |
·分形理论在虚拟矿井通风可视化中的应用 | 第145-158页 |
·分形与分形维数 | 第145-147页 |
·分形维数在矿井通风机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 第147-150页 |
·分形图像编码基础 | 第150-152页 |
·方差排序压缩算法 | 第152-153页 |
·不规则区域构造的相似膨胀算法 | 第153-157页 |
·实例分析 | 第157-158页 |
·虚拟通风环境中的运动模拟 | 第158-166页 |
·B样条曲线及其扩展方法的基本思想 | 第159-161页 |
·GC~2连续扩展 | 第161-162页 |
·求控制顶点 | 第162-165页 |
·实例测试 | 第165-166页 |
·矿井通风可视化应用 | 第166-178页 |
·巷道结构图可视化 | 第167-169页 |
·漫游可视化 | 第169-170页 |
·数据维护的可视化 | 第170-175页 |
·报表功能 | 第175-176页 |
·瓦斯和风速监测 | 第176-178页 |
·本章小结 | 第178-1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9-181页 |
参考文献 | 第181-191页 |
附录: 部分代码 | 第191-213页 |
致谢 | 第213-21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214-21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项目 | 第216-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