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无线电中继通信、微波通信论文

第三代短波高速数据传输中的数据检测技术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3页
   ·短波通信的发展第7-8页
     ·短波信道的特点第7-8页
     ·短波信道中高速数据传输方式第8页
   ·短波高速调制解调器的发展第8-9页
   ·第三代短波数据传输协议第9-10页
   ·本文内容安排第10-13页
第二章 短波高速数据传输的发送方案第13-25页
   ·发送方案概述第13-15页
   ·信号处理关键技术第15-23页
     ·差错控制技术第15-18页
     ·格雷编码第18-19页
     ·伪随机序列的PN 扩展第19-20页
     ·8PSK 调制第20-21页
     ·波形成形技术第21-23页
   ·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短波信道的信道估值第25-31页
   ·短波信道对数据传输的影响第25-26页
   ·短波信道估值器第26页
   ·信道估值算法第26-30页
     ·LMS 信道估值算法第27-28页
     ·RLS 信道估值算法第28-30页
   ·小结第30-31页
第四章 短波数据传输的数据检测第31-49页
   ·信道具有码间干扰时的最佳接收原理第31-33页
     ·Forney 接收机第31-32页
     ·Underboeck 接收机第32-33页
   ·块式数据直接检测技术第33-38页
     ·块式数据传输的信号发送方式第33页
     ·块式数据直接检测技术第33-35页
     ·非线性块式数据检测技术第35-37页
     ·仿真结果第37-38页
   ·自适应均衡技术第38-46页
     ·自适应均衡技术介绍第38-42页
     ·自适应均衡算法第42-43页
     ·判决反馈均衡器的结构第43-45页
     ·仿真结果第45-46页
   ·小结第46-49页
第五章 硬件平台的实现第49-57页
   ·硬件平台设计第49-50页
   ·TMS320VC33 简介第50-51页
   ·发送接收方案的DSP 算法实现第51-54页
   ·具体实现时的问题第54-55页
     ·采样点误差第54页
     ·多径抽头数目的确定和主径位置的确定第54-55页
   ·小结第55-57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3页
致谢第63-65页
研究成果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速公路拓宽工程路基差异沉降及控制技术研究
下一篇:αβT淋巴细胞和γδT淋巴细胞在肺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