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1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5-28页 |
·高速公路改扩建方式 | 第15-16页 |
·新老路基差异沉降理论研究 | 第16-18页 |
·新老路基差异沉降处治措施 | 第18-24页 |
·土工合成材料在扩建工程路基中的应用 | 第24-27页 |
·研究方法 | 第27-28页 |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技术路线 | 第28-29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9-31页 |
第二章 拓宽公路工程病害调查与分析 | 第31-37页 |
·拓宽工程主要病害现象 | 第31-33页 |
·病害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设计方面的原因 | 第33-34页 |
·施工方面的原因 | 第34页 |
·工程地质方面的原因 | 第34页 |
·路基填料方面的原因 | 第34-35页 |
·其他原因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74页 |
·拓宽路基差异沉降计算方法 | 第37-42页 |
·本文相关概念 | 第37-38页 |
·旧路基沉降计算 | 第38-39页 |
·新老路基差异沉降计算方法 | 第39-40页 |
·新老路基工后差异沉降计算方法 | 第40-42页 |
·有限元计算方法 | 第42-45页 |
·有限元基本原理 | 第42-43页 |
·岩土本构关系 | 第43-44页 |
·计算模型 | 第44-45页 |
·差异沉降特性分析 | 第45-53页 |
·差异沉降特性 | 第45-49页 |
·沉降曲线变化规律 | 第49-53页 |
·差异沉降影响因素分析 | 第53-72页 |
·差异沉降影响因素正交设计及敏感性分析 | 第53-58页 |
·拓宽方式及宽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58-62页 |
·路基高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62-64页 |
·地基压缩模量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64-66页 |
·新旧路基模量差异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66-67页 |
·考虑新旧地基不同固结程度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 第67-72页 |
·小结 | 第72-74页 |
第四章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及控制标准研究 | 第74-93页 |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的力学影响 | 第74-84页 |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74-76页 |
·差异沉降对路面结构层的影响 | 第76-79页 |
·路面各结构层厚度的影响 | 第79-81页 |
·路面各结构层模量的影响 | 第81-83页 |
·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 | 第83-84页 |
·差异沉降对路基的力学影响 | 第84-86页 |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及分级 | 第86-91页 |
·概述 | 第86-87页 |
·差异沉降控制标准 | 第87-90页 |
·差异沉降分级 | 第90-91页 |
·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差异沉降控制技术研究 | 第93-124页 |
·台阶开挖与削坡分析 | 第93-97页 |
·原路边坡削坡和台阶开挖的作用 | 第93页 |
·削坡及台阶开挖方式 | 第93-94页 |
·削坡及台阶开挖分析 | 第94-96页 |
·台阶内倾角分析 | 第96-97页 |
·土工格室加筋处治分析 | 第97-105页 |
·土工格室加筋机理 | 第97-98页 |
·土工格室加筋效果分析 | 第98-105页 |
·冲击压实处治效果分析 | 第105-122页 |
·概述 | 第105-107页 |
·地基冲击压实效果分析 | 第107-117页 |
·路基冲击补压效果分析 | 第117-122页 |
·小结 | 第122-124页 |
第六章 拓宽路基离心模型试验研究 | 第124-140页 |
·离心模型试验原理 | 第124-126页 |
·概述 | 第124-125页 |
·试验相似原理 | 第125-126页 |
·试验设备简介 | 第126-128页 |
·试验方案 | 第128-130页 |
·试验目的 | 第128页 |
·试验方案 | 第128-130页 |
·试验的量测 | 第130页 |
·模型土样的制备与材料的模拟 | 第130-133页 |
·试验基本流程 | 第133-134页 |
·试验结果与分析 | 第134-138页 |
·老路基固结沉降变化 | 第134-135页 |
·新老路基拼接加宽后表面沉降变化 | 第135-138页 |
·小结 | 第138-140页 |
第七章 试验路铺筑与分析 | 第140-161页 |
·试验路概况 | 第140-145页 |
·工程背景 | 第140页 |
·设计概况 | 第140-143页 |
·试验路段地质概况 | 第143页 |
·原有道路路面结构及其病害情况 | 第143-145页 |
·试验路铺筑方案 | 第145-149页 |
·路基台阶开挖方案 | 第145页 |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试验路段 | 第145-149页 |
·试验路的铺筑 | 第149-152页 |
·台阶开挖 | 第149-150页 |
·土工合成材料的铺设 | 第150-152页 |
·试验路实施分析 | 第152-157页 |
·路基台阶开挖方案分析 | 第152-154页 |
·土工合成材料加筋路段沉降分析 | 第154-157页 |
·各方案控制效果及经济性对比分析 | 第157-159页 |
·控制效果对比分析 | 第157-158页 |
·经济性分析 | 第158-159页 |
·小结 | 第159-161页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第161-166页 |
·主要结论 | 第161-165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65页 |
·进一步研究建议 | 第165-166页 |
参考文献 | 第166-17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172页 |
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72-173页 |
致谢 | 第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