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碳石煤提钒新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8-20页 |
·引言 | 第8页 |
·钒的重要应用价值 | 第8-9页 |
·钒资源的分布 | 第9-10页 |
·世界钒资源的分布 | 第9-10页 |
·我国钒资源的分布 | 第10页 |
·我国石煤钒矿资源的分布 | 第10-11页 |
·我国石煤提钒主要工艺 | 第11-17页 |
·钠化焙烧提取工艺 | 第12-13页 |
·无盐焙烧提取工艺 | 第13-14页 |
·钙化焙烧提取工艺 | 第14-15页 |
·复合添加剂焙烧提钒工艺 | 第15-16页 |
·湿法提钒工艺 | 第16-17页 |
·国外提钒主要工艺 | 第17页 |
·其它含钒物料的提钒工艺 | 第17-18页 |
·课题研究的来源和内容 | 第18-20页 |
·课题的来源 | 第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8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0页 |
2 高碳石煤焙烧实验 | 第20-43页 |
·实验原料和样品制备 | 第20-24页 |
·实验原料 | 第20-24页 |
·实验样品的制备 | 第24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24-25页 |
·实验药品 | 第24-25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5页 |
·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脱碳实验步骤 | 第25-26页 |
·添加剂焙烧实验步骤 | 第26页 |
·分析方法 | 第26-27页 |
·碳的测定 | 第26页 |
·钒的测定 | 第26-27页 |
·转化率计算方法 | 第27页 |
·脱碳焙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脱碳焙烧理论分析 | 第27-28页 |
·磨矿时间与磨矿粒度的关系 | 第28-29页 |
·矿石粒度对脱碳的影响 | 第29-30页 |
·焙烧温度对脱碳的影响 | 第30-31页 |
·焙烧时间对脱碳的影响 | 第31页 |
·搅拌焙烧矿石粒度对脱碳的影响 | 第31-32页 |
·搅拌脱碳焙烧通风量对脱碳的影响 | 第32-33页 |
·单一添加剂焙烧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3-39页 |
·添加剂焙烧理论根据 | 第33-34页 |
·硫酸钠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4-35页 |
·碳酸钠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5-36页 |
·氧化钙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6-37页 |
·氯化钠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7-39页 |
·复合添加剂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9-40页 |
·碳酸钠-氧化钙复合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页 |
·碳酸钠-氯化钠复合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39-40页 |
·氧化钙-氯化钠复合添加剂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40页 |
·氧化钙-氯化钠添加剂条件优化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0-43页 |
·焙烧影响因素的选择 | 第40页 |
·焙砂粒度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添加剂用量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页 |
·焙烧时间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焙烧温度对焙烧转化率的影响 | 第42-43页 |
3 高碳石煤浸出实验 | 第43-58页 |
·实验药品及仪器 | 第43-44页 |
·实验药品 | 第43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43-44页 |
·实验步骤 | 第44页 |
·分析及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分析方法 | 第44页 |
·浸出率计算方法 | 第44-45页 |
·浸出动力学分析 | 第45-48页 |
·浸出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8-56页 |
·原矿直接酸浸 | 第48-49页 |
·脱碳焙砂酸浸 | 第49-50页 |
·钙化焙砂碱浸 | 第50-51页 |
·氯化钠焙砂酸浸 | 第51-52页 |
·氧化钙-氯化钠焙砂碱浸 | 第52-53页 |
·氧化钙-氯化钠焙砂碱浸条件优化实验 | 第53-56页 |
·超声强化浸出 | 第56-58页 |
·超声波强化浸出机理 | 第56页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56-58页 |
4.结论与建议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58页 |
·建议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