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1-19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方法及预期成果 | 第16-17页 |
·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第2章 BT项目融资模式的理论基础 | 第19-29页 |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及市场化改革 | 第19-22页 |
·公共基础设施的涵义及特征 | 第19-20页 |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现状 | 第20-22页 |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市场化改革 | 第22页 |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融资的分类实施 | 第22-25页 |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分类的界定与内涵 | 第22-25页 |
·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分类的意义与目的 | 第25页 |
·我国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管理模式的发展 | 第25-29页 |
·BOT项目融资模式 | 第25-27页 |
·项目代建制度 | 第27-28页 |
·BT项目融资模式 | 第28-29页 |
第3章 BT项目融资模式的界定及适用范围研究 | 第29-36页 |
·BT模式的涵义 | 第29-31页 |
·国外对BT模式涵义的界定 | 第29页 |
·我国BT模式的发展及涵义界定 | 第29-31页 |
·BT模式的适用范围 | 第31-32页 |
·BT模式的特征 | 第32-34页 |
·BT项目主体的特征 | 第32-33页 |
·BT项目客体的特征 | 第33页 |
·BT项目的法律特征 | 第33页 |
·BT项目的经济特征 | 第33-34页 |
·BT项目的管理特征 | 第34页 |
·BT模式的意义 | 第34-36页 |
第4章 BT项目融资模式的运作 | 第36-48页 |
·BT模式的融资方式 | 第36-37页 |
·项目融资 | 第36页 |
·项目融资方式的运用示例 | 第36-37页 |
·BT模式的运作程序 | 第37-39页 |
·确定项目阶段 | 第38页 |
·项目准备阶段 | 第38页 |
·招标阶段 | 第38页 |
·融资阶段 | 第38页 |
·建设阶段 | 第38-39页 |
·回购阶段 | 第39页 |
·BT模式的建设管理方式 | 第39-48页 |
·施工二次招标型BT模式 | 第39-40页 |
·施工同体型BT模式 | 第40-42页 |
·垫资施工型BT模式 | 第42-43页 |
·关于BT模式的建设管理方式的争论 | 第43-48页 |
第5章 BT模式的风险管理 | 第48-56页 |
·BT模式的投资风险分析与识别 | 第48-53页 |
·BT模式的投资风险预防与控制 | 第53-56页 |
第6章 BT项目融资模式的相关制度设计 | 第56-73页 |
·关于BT融资代建制制度设计的背景 | 第56-57页 |
·BT融资代建制的制度设计 | 第57-60页 |
·相关方分析 | 第60-64页 |
·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 | 第64-67页 |
·加强成本控制,降低BT项目建设费用 | 第64-65页 |
·加强承包商的资格审查,确保BT项目的建设资金到位 | 第65页 |
·推行工程保证担保制度,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 第65-66页 |
·注重过程监管,提升项目工程质量 | 第66-67页 |
·关于实施BT融资代建制的政策建议 | 第67-73页 |
第7章 BT模式运作相关问题的案例分析 | 第73-84页 |
案例1 “上海外环隧道项目资金信托计划”设计—项目融资渠道分析 | 第73-76页 |
案例2 上海轨道交通“地铁一号线上海南站站改建工程”BT模式尝试——项目运作流程分析 | 第76-80页 |
案例3 重庆菜园坝长江大桥BT模式实践—项目建设管理方式分析 | 第80-84页 |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4-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0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