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深埋长隧道中地热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水文地球化学及同位素技术在隧道地热方面的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 ·研究内容及思路方法 | 第13-15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3页 |
|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3-15页 |
| 第二章 研究区地热地质环境 | 第15-28页 |
| ·自然地理概况 | 第15-17页 |
| ·地理位置 | 第15页 |
| ·地形地貌 | 第15-16页 |
| ·气象水文 | 第16-17页 |
| ·地热地质背景 | 第17-28页 |
| ·地层岩性 | 第17-19页 |
| ·地质构造 | 第19-22页 |
| ·岩浆活动 | 第22-25页 |
|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5-26页 |
| ·区域地热特征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温泉分布规律与水化学特征 | 第28-43页 |
| ·温泉的分布规律 | 第28-32页 |
| ·地层与温泉的关系 | 第30-31页 |
| ·地质构造对温泉的控制作用 | 第31-32页 |
| ·岩浆活动与温泉分布 | 第32页 |
| ·研究区地热异常带的划分 | 第32-33页 |
| ·水化学特征分析 | 第33-38页 |
| ·温泉水中常量组分特征 | 第33-37页 |
| ·温泉水中特征组分分析 | 第37-38页 |
| ·热储温度的推算 | 第38-43页 |
| ·水-岩矿物平衡的判断 | 第38-39页 |
| ·热储温度的估算 | 第39-43页 |
| 第四章 温泉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第43-52页 |
| ·环境同位素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 ·氢氧稳定同位素 | 第43页 |
| ·放射性同位素氖 | 第43-44页 |
| ·研究区水体的同位素组成特征 | 第44-47页 |
| ·样品采集与分析 | 第44页 |
| ·水体的同位素组成分布特征 | 第44-47页 |
| ·同位素水文地质信息研究 | 第47-52页 |
| ·同位素示踪判别热水来源 | 第47-48页 |
| ·地热水补给高程的确定 | 第48-51页 |
| ·地下热水年龄的估算 | 第51-52页 |
| 第五章 地下热水形成机理分析 | 第52-58页 |
| ·地热形成条件分析 | 第52-54页 |
| ·热源分析 | 第52页 |
| ·水源分析 | 第52-53页 |
| ·热储层分析 | 第53页 |
| ·构造分析 | 第53-54页 |
| ·地热成因分析及形成模式探讨 | 第54-58页 |
| ·地热成因分析 | 第54-55页 |
| ·地热形成模式探讨 | 第55-58页 |
| 第六章 研究区地热对隧道建设影响的初步分析 | 第58-71页 |
| ·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 ·线路地理位置 | 第58页 |
| ·高黎贡山隧道工程概况 | 第58-59页 |
| ·区域地温场及研究区地温场特征 | 第59-63页 |
| ·地温场的确定 | 第59-60页 |
| ·地温分布的基本特征 | 第60-62页 |
| ·地温场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3页 |
| ·隧道地区地温分段初步预测 | 第63-69页 |
| ·隧道最大埋深处地温理论计算 | 第63-65页 |
| ·隧道地温分段预测 | 第65-69页 |
| ·地热对隧道建设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9-71页 |
| ·地热对各拟选线路影响的综合分析 | 第69-70页 |
| ·隧道施工对地表温泉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 第70-71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71-73页 |
| ·结论 | 第71-72页 |
| ·建议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