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内燃机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运行与维修论文

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循环试验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5页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8-9页
   ·国内外三元催化器及其老化循环的发展现状第9-12页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2-15页
     ·课题来源、意义第12-13页
     ·课题的主要工作第13-15页
第二章 催化剂的工作机理第15-27页
   ·催化作用的本质第15-17页
   ·催化转化器结构第17-20页
     ·壳体第17页
     ·垫层第17-18页
     ·载体第18页
     ·涂层第18-20页
   ·催化剂的工作机理第20-24页
     ·催化转化器中催化剂的化学组成第21-23页
     ·稀土催化剂功能第23-24页
   ·催化剂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第24-25页
     ·空速对催化剂转化率的影响第24-25页
     ·温度对催化剂转化率的影响第25页
   ·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评价指标第25-27页
     ·窗口宽度第25-26页
     ·起燃温度T_(50)第26页
     ·空燃比振幅比第26-27页
第三章 三元催化转化器快速老化循环的台架测试系统第27-36页
   ·快速老化的发动机台架系统第27-30页
     ·FEB-DHC150 型直流电力测功机第27-28页
     ·空燃比控制第28-29页
     ·排气温度流量调节第29-30页
   ·R-FOCAS 系统概述第30-34页
     ·燃烧系统装置第31-32页
     ·R-FOCAS 系统控制台第32-33页
     ·燃烧室第33页
     ·热交换器第33-34页
     ·温度测量系统第34页
     ·空气控制第34页
     ·机油喷射系统第34页
   ·气体成分的分析第34-35页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快速老化循环制定及试验数据分析第36-49页
   ·快速老化方法的原理第36-38页
   ·基于国标循环(HJ/T331-2006)发动机台架与FOCAS 的比对第38-44页
     ·断油老化循环第38-39页
     ·试验数据结果第39-43页
     ·发动机台架和FOCAS 比对结论第43-44页
   ·L 循环的比对第44-48页
     ·L 循环快速老化方法第44-45页
     ·试验数据结果第45-48页
     ·L 循环和HJ/T331-2006 快速老化循环B 比对结论第48页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49-51页
   ·全文总结第49-50页
   ·工作展望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4-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新型单周控制的开关功率放大器的研究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