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酰亚胺膜渗透蒸发分离正辛烷—噻吩混合物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前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18页 |
·燃料油脱硫的重要意义 | 第8-9页 |
·燃料油中硫化物的主要存在形式 | 第9-10页 |
·燃料油脱硫方法 | 第10-16页 |
·清洁汽油的生产技术 | 第10-14页 |
·重整汽油清洁化技术 | 第11页 |
·催化裂化汽油清洁化技术 | 第11-13页 |
·异构化汽油技术 | 第13页 |
·烷基化汽油技术 | 第13页 |
·吸附脱硫技术 | 第13-14页 |
·生物脱硫技术 | 第14页 |
·膜分离脱硫技术 | 第14-16页 |
·渗透蒸发膜的制备方法 | 第16页 |
·本文研究思路 | 第16-18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18-26页 |
·实验器材 | 第18-19页 |
·实验药品和试剂 | 第18页 |
·实验设备 | 第18-19页 |
·渗透蒸发脱硫实验 | 第19-20页 |
·模拟汽油 | 第19页 |
·分析方法 | 第19-20页 |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 第20-22页 |
·聚酰胺酸合成反应简介 | 第20-21页 |
·聚酰胺酸的合成 | 第21-22页 |
·聚酰亚胺膜的制备 | 第22页 |
·渗透蒸发装置 | 第22-23页 |
·测定噻吩的标准曲线 | 第23-24页 |
·选择性和渗透通量的计算公式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6-38页 |
·预实验结果 | 第26-27页 |
·聚酰亚胺膜的扫描电镜图 | 第27-28页 |
·聚酰亚胺膜的机械性能测试 | 第28-29页 |
·渗透蒸发膜分离正辛烷和噻吩的结果 | 第29-34页 |
·聚酰胺酸浓度为17.0%的膜 | 第29-31页 |
·聚酰胺酸浓度为18.0%的膜 | 第31-32页 |
·聚酰胺酸浓度为16.0%的膜 | 第32-34页 |
·吸附剂对噻吩的吸附特性 | 第34-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