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1. 绪论 | 第12-20页 |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12-13页 |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的研究 | 第13-16页 |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围岩应力分布规律 | 第14页 |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围岩控制途径 | 第14-15页 |
·综放开采沿空掘巷支护技术发展阶段 | 第15-16页 |
·煤层巷道锚杆支护技术 | 第16-19页 |
·概况 | 第16-17页 |
·煤层巷道锚杆支护理论 | 第17-1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2 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变形机理及稳定性理论分析 | 第20-45页 |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应力场特征 | 第20-25页 |
·综放沿空掘巷工作面沿走向支承压力峰值位置理论计算 | 第21-24页 |
·综放沿空掘巷沿倾斜支承应力峰值位置理论计算 | 第24-25页 |
·综放沿空巷道围岩变形特征 | 第25-27页 |
·综放沿空巷道顶底板变形机理及稳定性分析 | 第27-44页 |
·综放沿空掘巷上覆岩层结构和力学模型 | 第29-32页 |
·综放沿空掘巷底板的力学模型 | 第32-33页 |
·综放沿空掘巷顶底板岩层稳定性的分析 | 第33-40页 |
·综放沿空巷道煤柱稳定性的分析 | 第40-44页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3 综放沿空掘巷围岩变形的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 第45-65页 |
·FLAC的基本原理 | 第45-51页 |
·工程地质概况 | 第51-52页 |
·计算模型与计算参数 | 第52-60页 |
·计算参数 | 第53-54页 |
·煤柱宽度的选择 | 第54-56页 |
·综放沿空掘巷应力场特征 | 第56-58页 |
·综放沿空掘巷位移场特征 | 第58-60页 |
·综放沿空掘巷支护后应力场特征 | 第60-62页 |
·综放沿空掘巷支护后位移场特征 | 第62-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4 支护形式和参数设计 | 第65-79页 |
·工程概况 | 第65-68页 |
·支护设计 | 第68-77页 |
·支护形式的确定 | 第68-71页 |
·支护参数的设计 | 第71-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9页 |
5 综放沿空巷道工业性试验研究 | 第79-92页 |
·综放沿空巷道回采期间围岩变形及应力实测分析 | 第79-91页 |
·综放沿空掘巷测站布置及监测内容 | 第79-80页 |
·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期间表面位移监测 | 第80-83页 |
·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期间深部围岩位移观测与分析 | 第83-87页 |
·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期间围岩应力观测与分析 | 第87-90页 |
·综放沿空掘巷回采期间锚杆和锚索受力观测与分析 | 第90-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2页 |
6 主要结论及展望 | 第92-94页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附件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