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公司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 | 第11-33页 |
·信用及其概念的法律界定 | 第11-16页 |
·董事信用涵义的法学界定 | 第16-19页 |
·公司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的法理基础—董事的法律地位 | 第19-27页 |
·信托关系说 | 第20页 |
·代理关系说 | 第20-22页 |
·代理与信托兼有说 | 第22页 |
·委任关系说 | 第22-24页 |
·关于公司和股东之间的关系 | 第24-25页 |
·关于董事和公司的关系 | 第25-26页 |
·关于董事和股东的关系 | 第26-27页 |
·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内容 | 第27-33页 |
·董事的注意义务(duty of Care) | 第28-30页 |
·董事的忠实义务(duty of loyalty) | 第30-33页 |
·禁止自我交易 | 第30-31页 |
·禁止篡夺公司机会 | 第31页 |
·禁止因自己的身份而受益 | 第31-32页 |
·禁止泄漏公司商业秘密 | 第32页 |
·禁止同公司开展非法竞争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国外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33-44页 |
·英国之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33-36页 |
·注意与技能义务(duties of care and skill) | 第33-35页 |
·信义义务(fiduciary duties) | 第35-36页 |
·美国之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36-39页 |
·注意义务(duty of care) | 第36-37页 |
·忠诚义务(duty of loyalty) | 第37-39页 |
·德国之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39-41页 |
·关于董事的注意义务 | 第39-40页 |
·关于董事的忠实义务 | 第40-41页 |
·日本之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41-42页 |
·两大法系董事信用法律制度之比较与分析 | 第42-44页 |
第三章 我国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研究 | 第44-53页 |
·我国董事信用立法现状及《公司法》的不足 | 第44-47页 |
·关于注意义务 | 第44页 |
·关于忠实义务 | 第44-47页 |
·国内的董事信用立法建议 | 第47-49页 |
·《公司法》第三次修正的情况 | 第49-50页 |
·完善我国董事信用法律制度的建议 | 第50-53页 |
·明确公司董事的法律地位 | 第50-51页 |
·完善董事信用立法的形式 | 第51页 |
·完善董事信用立法的内容 | 第51-53页 |
结束语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