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元医家《内经》散论辑与学术价值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4页 |
| 文献综述 | 第14-21页 |
| 前言 | 第21-24页 |
| 第一部分 金元医家《内经》散论辑 | 第24-149页 |
| 《素问》 | 第24-131页 |
| 《灵枢经》 | 第131-149页 |
| 第二部分 金元医家《内经》散论学术价值研究 | 第149-185页 |
| 1 精研深思,独出心裁,发挥铺衍,创立新说 | 第149-160页 |
| ·刘完素的亢害承制论和燥气论 | 第150-153页 |
| ·张从正的情志相胜论与以平定惊法 | 第153-155页 |
| ·李杲的脾胃论 | 第155-160页 |
| 2 补充了《内经》所涉病证的症状、治法、方药 | 第160-164页 |
| ·刘完素首倡,诸家呼应 | 第160-161页 |
| ·经验不同,各呈心得,丰富多彩 | 第161-162页 |
| ·针灸处方,弥足珍贵 | 第162-164页 |
| 3 深入细致阐述了医学理论 | 第164-169页 |
| ·全面、深入、详尽 | 第165-166页 |
| ·旁征博引,前后贯通 | 第166-167页 |
| ·新义频出,启人心智 | 第167页 |
| ·引经据典,推衍己意 | 第167-169页 |
| 4 丰富发展了《内经》方药学理论 | 第169-176页 |
| ·十剂概念的转化 | 第169-171页 |
| ·七方概念的确定与内涵扩充 | 第171-172页 |
| ·方剂气味配伍原则 | 第172-173页 |
| ·总结药物气味的分类、趋向、作用、脏腑归属与引经 | 第173-176页 |
| 5 互商互补,求真求是,树争鸣学风 | 第176-179页 |
| 6 精审校勘,多所训诂 | 第179-183页 |
| ·校勘方面 | 第179-181页 |
| ·训诂方面 | 第181-183页 |
| 7 补王注之缺,详王注之略,纠王注之非 | 第183-185页 |
| 结论 | 第185-188页 |
| 参考文献 | 第188-189页 |
| 致谢 | 第189-190页 |
| 个人简介 | 第1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