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光合作用与产量 | 第10页 |
·作物叶片光合功能衰退 | 第10-16页 |
·光合功能衰退的特征与生理指标 | 第11-13页 |
·叶绿体和光合速率 | 第11页 |
·光合机构 RuBP羧化酶/加氧酶含量的变化和光合电子传递 | 第11-12页 |
·活性氧产生和清除能力 | 第12-13页 |
·影响作物叶片光合功能衰退的因素 | 第13-15页 |
·光 | 第13页 |
·温度 | 第13-14页 |
·水分 | 第14页 |
·营养 | 第14-15页 |
·激素 | 第15页 |
·光合功能衰退的光碳失衡假说 | 第15-16页 |
·自由基/活性氧生成和清除能力与光合功能衰退的关系 | 第16页 |
·非叶器官光合作用 | 第16-20页 |
·非叶器官对产量的贡献 | 第16-17页 |
·非叶器官的结构和光合特点 | 第17-18页 |
·非叶器官的光合优势 | 第18-19页 |
·油菜角果的光合作用 | 第19-20页 |
·角果光合特性 | 第19页 |
·角果层结构特点和产量的关系 | 第19-20页 |
·角果对产量的贡献 | 第20页 |
·结束语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油菜叶片光合功能衰退研究 | 第22-32页 |
·前言 | 第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田间试验设置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31页 |
·不同叶位叶片光合速率变化 | 第23-25页 |
·不同叶位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25-26页 |
·不同叶位叶片 SOD含量变化 | 第26-27页 |
·不同叶位叶片 CAT含量变化 | 第27-29页 |
·不同叶位叶片 MDA含量变化 | 第29-31页 |
·讨论 | 第31-32页 |
第三章 角果光合特性研究 | 第32-42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2-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2页 |
·田间试验设置 | 第32页 |
·分析、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32-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0页 |
·不同品种角果光合速率变化 | 第33-34页 |
·不同部位角果光合速率差异 | 第34-35页 |
·角果光合速率日变化 | 第35-37页 |
·不同品种角果叶绿素含量变化 | 第37页 |
·不同品种角果 RuBPcase含量变化 | 第37-38页 |
·不同品种角果 SOD活性变化 | 第38-39页 |
·不同品种角果 MDA活性变化 | 第39页 |
·不同品种角果 CAT活性变化 | 第39-40页 |
·不同角果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 | 第40页 |
·讨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外源激素对角果光合功能的影响 | 第42-47页 |
·引言 | 第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43页 |
·实验材料 | 第42页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3-46页 |
·激素处理对角果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43页 |
·激素处理对角果 SOD活性的影响 | 第43-44页 |
·激素处理对角果 MDA的影响 | 第44页 |
·激素处理对角果 CAT的影响 | 第44-45页 |
·激素处理对粒重的影响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作者简历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