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烟机组中交流伺服控制系统的设计
|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1页 |
| ·制烟机械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 第8-9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9-10页 |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页 |
| ·本课题来源和主要解决的问题 | 第10-11页 |
| 2 卷烟生产过程中的传动关系分析 | 第11-27页 |
| ·烟条形成概述 | 第11页 |
| ·烟条形成 | 第11页 |
| ·烟支卷接 | 第11页 |
| ·系统传动结构关系 | 第11-19页 |
| ·机组同步传动的基本条件分析 | 第11-12页 |
| ·时钟脉冲的处理 | 第12-13页 |
| ·旧系统中的传动关系分析 | 第13-15页 |
| ·烟支卷制理论速度和有关主要执行件的速度关系 | 第15-17页 |
| ·原机组中接装机与卷烟机同步传动系统的计算与分析 | 第17页 |
| ·旧系统中的控制原理分析 | 第17-18页 |
| ·旧控制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8页 |
| ·新系统中的传动方式的设计 | 第18-19页 |
| ·AMK 交流伺服系统概述 | 第19-21页 |
| ·几种伺服系统的功能比较 | 第19-20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性能比较 | 第20页 |
| ·交流伺服系统的价格比较 | 第20-21页 |
| ·AMK 伺服系统硬件组成及性能 | 第21-27页 |
| ·伺服系统硬件组成 | 第21-23页 |
| ·伺服系统性能 | 第23-25页 |
| ·AZB 操作面板的使用方法 | 第25-27页 |
| 3 交流伺服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第27-49页 |
| ·交流伺服系统总体设计 | 第27-40页 |
| ·系统流程 | 第27页 |
| ·基本工作原理 | 第27-28页 |
| ·控制系统的技术路线 | 第28-31页 |
| ·闭环控制原理分析 | 第31-40页 |
| ·AMK 伺服驱动器的信号采样与反馈 | 第40-42页 |
| ·轴编码器功能概述 | 第40-41页 |
| ·轴编码器的应用 | 第41-42页 |
| ·AMK 伺服驱动器中PLC 控制系统的组成 | 第42-46页 |
| ·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第43-44页 |
| ·总线系统控制原理 | 第44-46页 |
| ·AMK 伺服系统程序设计 | 第46-49页 |
| ·可编程控制器AZ—P55 简介 | 第46-47页 |
| ·AMK-APROS 系统软件组成 | 第47页 |
| ·伺服系统程序设计 | 第47-49页 |
| 4 试验分析 | 第49-53页 |
| ·参数调整 | 第49-50页 |
| ·针辊控制 | 第49页 |
| ·伺服系统的工作状态受以下因素控制 | 第49-50页 |
| ·伺服电机的单独试运行 | 第50-51页 |
| ·单独试运行条件 | 第50页 |
| ·速度控制方式 | 第50-51页 |
| ·位置控制方式 | 第51页 |
| ·机械与伺服电机的组合试运行 | 第51-53页 |
| ·组合试运行条件 | 第51-52页 |
| ·零速度调整 | 第52页 |
| ·增益调整 | 第52-53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 ·系统特点 | 第53页 |
| ·应用 | 第53-54页 |
| ·结束语 | 第54-55页 |
| 致谢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 附录 | 第58-59页 |
| 独创性声明 | 第59页 |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