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略语表 | 第1-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2页 |
1 前言 | 第12-19页 |
·植物化感物质产生途径及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植物化感物质的种类 | 第12-13页 |
·植物化感物质产生的途径 | 第13-14页 |
·植物化感作用机理 | 第14-16页 |
·自毒作用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植物自毒作用 | 第16-17页 |
·杉木自毒作用 | 第17-18页 |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8-19页 |
2 供试杉木组培苗的扩繁及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9-2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材料来源 | 第19页 |
·试验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2页 |
·不同灭菌方式对杉木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 第20页 |
·重复灭菌对杉木外植体芽诱导的影响 | 第20页 |
·不同培养基对无菌苗继代的影响 | 第20-22页 |
·小结 | 第22页 |
3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第22-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2-23页 |
·材料处理 | 第22-23页 |
·测定方法 | 第2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3-24页 |
·不同浓度邻羟基苯甲酸胁迫30d时各无性系苗高 | 第23-24页 |
·不同浓度邻羟基苯甲酸胁迫30d时各无性系的生物产量 | 第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4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质膜透性的影响 | 第25-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页 |
·材料处理 | 第25页 |
·测定方法 | 第2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5-28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细胞膜透性的影响 | 第25-27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MDA含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5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保护酶活性的影响 | 第29-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页 |
·材料处理 | 第29页 |
·测定方法 | 第2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9-34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SOD活性的影响 | 第29-31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POD活性的影响 | 第31-33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CAT活性的影响 | 第33-34页 |
·小结 | 第34-35页 |
6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内源激素的影响 | 第35-4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页 |
·材料处理 | 第35页 |
·试验方法 | 第3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5-41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IAA的影响 | 第35-37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ZR的影响 | 第37-38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GA_3的影响 | 第38-40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ABA的影响 | 第40-41页 |
·小结 | 第41-42页 |
7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对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 | 第42-4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2页 |
·材料处理 | 第42页 |
·试验方法 | 第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43页 |
·小结 | 第43-44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44-48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4-47页 |
·杉木处植体的灭菌及增殖培养基的筛选 | 第44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组培苗生长情况及其质膜透性的变化 | 第44-45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第45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内源激素的变化 | 第45-46页 |
·邻羟基苯甲酸胁迫下不同杉木无性系叶片超微结构的变化 | 第46-47页 |
·研究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3页 |
附录 | 第53-59页 |
致谢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