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玉米自交系锌效率差异及遗传分析
1 引言 | 第1-13页 |
·植物锌营养效率的概念 | 第10页 |
·植物锌营养基因型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 第10-12页 |
·提高植物矿质营养性的必要性 | 第12页 |
·植物养分效率性状的遗传改良方法 | 第12-13页 |
2 不同供锌水平对玉米自交系生长的影响 | 第13-1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14页 |
·试验材料 | 第13页 |
·试验方法 | 第13-14页 |
·样品处理 | 第1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14-17页 |
·玉米自交系缺锌症状及其差异 | 第14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在不同锌浓度下株高差异 | 第14-15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在不同锌浓度下根长的差异 | 第15-16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在不同锌浓度下苗期茎叶干重的差异 | 第16-17页 |
·讨论 | 第17-19页 |
3 不同基因型玉米自交系锌营养差异比较研究 | 第19-2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9-20页 |
·试验材料 | 第19-20页 |
·试验方法 | 第20页 |
·样品处理和测定方法 | 第20页 |
·分析方法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7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株高差异 | 第20-21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根长差异 | 第21-23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根冠比差异 | 第23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锌响应度 | 第23-24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锌利用效率和锌吸收效率 | 第24-26页 |
·不同玉米自交系的锌效率及其类型划分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29页 |
4 玉米锌营养遗传分析 | 第29-3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亲本选择 | 第29-30页 |
·双列杂交试验设计 | 第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页 |
·样品处理 | 第30-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4页 |
·低锌浓度下玉米双列杂交组合株高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31-32页 |
·低锌浓度下玉米双列杂交组合根长性状配合力分析 | 第32-34页 |
·讨论 | 第34-35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2页 |
发表论文 | 第42-43页 |
作者简历 | 第43-44页 |
致谢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