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6页 |
| ·地图学与地图制图 | 第9-13页 |
| ·地图学的形成和发展 | 第9-10页 |
| ·地图制图技术的发展 | 第10-11页 |
| ·数字地图和数字制图 | 第11-13页 |
| ·课题提出的背景 | 第13-15页 |
| ·论文的研究内容及组织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研制思想与设计原则 | 第16-27页 |
| ·设计原则 | 第16-17页 |
| ·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 ·指导思想 | 第18页 |
| ·1:50 万联合作战图各要素综合原则 | 第18-21页 |
| ·系统平台选择 | 第21-25页 |
| ·MicroStation VS的系统介绍 | 第21-22页 |
| ·MicroStation的开发语言 | 第22-25页 |
| ·系统的主要功能及模块 | 第25-27页 |
| ·系统主要功能 | 第25页 |
| ·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各软件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56页 |
| ·通用综合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32页 |
| ·量算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7-28页 |
| ·转点目标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28-30页 |
| ·单双线转换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2页 |
| ·采集与编辑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32-50页 |
| ·一体化生产模式 | 第32-33页 |
| ·数学基础 | 第33-34页 |
| ·坐标系及其转换 | 第33-34页 |
| ·投影变换 | 第34页 |
| ·多源数据的综合利用 | 第34-35页 |
| ·主要资料来源 | 第34-35页 |
| ·几何纠正 | 第35页 |
| ·编码转换 | 第35页 |
| ·地图内容全符号化 | 第35-42页 |
| ·符号化相关规定 | 第36-40页 |
| ·地图符号的制作 | 第40-41页 |
| ·地图符号化控制表 | 第41-42页 |
| ·地图符号化实现 | 第42页 |
| ·属性管理与地图编辑 | 第42-46页 |
| ·空间数据生成与检查 | 第46-50页 |
| ·接边处理 | 第47-48页 |
| ·构建拓扑 | 第48-50页 |
| ·地图出版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0-56页 |
| ·地图出版分层规定 | 第50-51页 |
| ·地图整饰 | 第51-52页 |
| ·地图要素的符号转换 | 第52-53页 |
| ·压盖关系处理 | 第53-56页 |
| ·点状符号与线状符号的压盖处理 | 第53页 |
| ·注记与线状符号的压盖处理 | 第53-54页 |
| ·要素压盖顺序的处理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1:50万联合作战图生产系统软件功能举例与介绍 | 第56-68页 |
| ·系统界面介绍 | 第56-58页 |
| ·系统菜单 | 第57页 |
| ·常用工具条 | 第57-58页 |
| ·系统流程介绍 | 第58-59页 |
| ·系统功能举例 | 第59-68页 |
| ·地图内容符号化 | 第59-60页 |
| ·元数据编辑功能 | 第60-61页 |
| ·数据采集功能 | 第61-62页 |
| ·地图要素属性查询与修改 | 第62页 |
| ·图形编辑功能 | 第62-63页 |
| ·参照文件检查功能 | 第63-65页 |
| ·数据检查功能 | 第65页 |
| ·地图出版处理 | 第65-68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 ·结论 | 第68页 |
| ·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68-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 作者简历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主要工作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