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西径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研究与评价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基本概念的界定 | 第10-11页 |
·森林公园 | 第10页 |
·植物群落 | 第10页 |
·森林公园生态效益 | 第10-11页 |
·国内外森林公园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我国森林公园研究 | 第11-12页 |
·国外森林公园研究 | 第12页 |
·国内外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国内的研究进展 | 第13页 |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国内外空气负离子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国内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 | 第14页 |
·国外对空气负离子的研究 | 第14-15页 |
·国内外森林景观评价研究 | 第15-16页 |
·国内森林景观评价 | 第15页 |
·国外森林景观评价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和目标 | 第16-18页 |
2 西径山森林公园自然地理概况 | 第18-19页 |
·公园区位概况 | 第18页 |
·公园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 | 第18页 |
·公园森林资源条件 | 第18-19页 |
3 西径山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结构与物种多样性研究 | 第19-38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样地选择与设置 | 第19页 |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19页 |
·调查方法 | 第19页 |
·各项指标计算方法 | 第19-2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1-36页 |
·植物群落基本概况 | 第21-22页 |
·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分析 | 第22-24页 |
·植物群落树种重要值分析 | 第24-26页 |
·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 第26-35页 |
·群落林相分析 | 第35-36页 |
·群落季相分析 | 第36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6-38页 |
4 植物群落空气负离子浓度研究 | 第38-52页 |
·研究方法 | 第38-41页 |
·实验仪器 | 第38-39页 |
·实验方法 | 第39-40页 |
·样地概况 | 第40页 |
·评价标准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51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日变化 | 第41-44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年变化 | 第44-47页 |
·不同植物群落结构对空气负离子浓度的影响 | 第47-49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 | 第49-5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1-52页 |
5 西径山森林公园植物景观质量综合评价 | 第52-67页 |
·评价原则 | 第52页 |
·综合性原则 | 第52页 |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 第52页 |
·主导因素原则 | 第52页 |
·样地概况与研究方法 | 第52-59页 |
·样地景观概况 | 第52-54页 |
·评价方法 | 第54页 |
·评价步骤 | 第54-5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9-65页 |
·判断矩阵计算结果及排序 | 第59-62页 |
·综合评价结果 | 第62-65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65-67页 |
6 群落景观分析及优化建议 | 第67-69页 |
·植物景观存在的问题 | 第67页 |
·植物景观优化建议 | 第67-69页 |
7 结论与讨论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69页 |
·讨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附录一 物种组成表 | 第77-80页 |
附录二 样地景观照片 | 第80-83页 |
个人简介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