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家审计管理机制创新研究
| 1 绪论 | 第1-21页 |
| ·研究问题 | 第12-15页 |
| ·研究目标 | 第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7页 |
|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 第17-19页 |
| ·研究方法与数据选择 | 第19页 |
|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9-21页 |
| 2 相关理论综述 | 第21-45页 |
| ·国家审计的理论综述 | 第21-32页 |
| ·国家审计的实施现状研究综述 | 第32-34页 |
| ·国家审计行政管理的综述 | 第34-37页 |
|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的相关内容研究综述 | 第37-45页 |
| 3 国家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 | 第45-62页 |
| ·从系统科学理论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 第45-47页 |
| ·从五大范畴来看国家审计系统的科学发展观 | 第47-53页 |
| ·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国家审计的几点启示 | 第53-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4 国家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分析 | 第62-96页 |
| ·审计报告处理准则与审计处理处罚 | 第62-70页 |
| ·审计处理处罚的博弈分析 | 第70-72页 |
| ·审计合谋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第72-74页 |
| ·审计处理处罚自主裁量权分析 | 第74-79页 |
| ·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实证分析 | 第79-95页 |
| ·小结 | 第95-96页 |
| 5 国家审计公告制度理论研究和案例分析 | 第96-115页 |
| ·审计公告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96-97页 |
| ·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依据 | 第97-98页 |
| ·国外审计公告制度的通行做法 | 第98页 |
| ·完善审计公告制度的法律法规 | 第98-101页 |
| ·审计风险控制与审计公告制度 | 第101-106页 |
| ·审计公告案例 | 第106-114页 |
| ·小结 | 第114-115页 |
| 6 国家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分析 | 第115-177页 |
| ·系统动力学理论 | 第116-118页 |
|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性分析 | 第118-127页 |
| ·审计系统管理动力学模型及定量分析 | 第127-176页 |
| ·小结 | 第176-177页 |
| 7 国家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及分析 | 第177-198页 |
| ·审计系统组织结构新模式分析 | 第177-190页 |
|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审计组管理数学模型 | 第190-194页 |
| ·审计系统新模式的职业化体系框架构建 | 第194-197页 |
| ·小结 | 第197-198页 |
| 8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实证分析 | 第198-219页 |
| ·关于审计管理机制问题 | 第199-203页 |
| ·关于审计系统科学发展观问题 | 第203-205页 |
| ·关于审计处理处罚力度和审计合谋问题 | 第205-212页 |
| ·关于审计公告制度问题 | 第212-215页 |
| ·关于审计管理与审计系统组织结构问题 | 第215-219页 |
| 9 结论与展望 | 第219-221页 |
| ·论文的主要研究结果 | 第219-220页 |
|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20-221页 |
| 参考文献 | 第221-228页 |
| 致谢 | 第228-229页 |
| 附录 A 国家审计管理机制研究的调查问卷 | 第229-234页 |
| 附录 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234-23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