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法学各部门论文--犯罪学论文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及其防控对策

中文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导言第8页
第一章 弱势群体的涵义及其犯罪特征第8-15页
 第一节 弱势群体的含义、分类及其特征第8-10页
  一、弱势群体的定义第9页
  二、弱势群体的分类第9-10页
  三、弱势群体的特征第10页
 第二节 弱势群体犯罪特征第10-15页
  一、弱势群体犯罪特征概述第10-12页
  二、弱势群体犯罪特征分述第12-15页
第二章 中国现阶段弱势群体犯罪原因分析第15-24页
 第一节 导致弱势群体犯罪的社会原因第15-20页
  一、社会设置失公第15-16页
  二、社会道德失范第16-17页
  三、社会管理失控第17-19页
  四、社会文化歧视第19-20页
  五、社会环境不良第20页
 第二节 弱势群体犯罪的个体原因第20-24页
  一、自身素质不符合社会要求第20-21页
  二、封闭与拒绝的心理状态第21页
  三、因被剥夺感而引发的心态第21-22页
  四、偏离社会的错误价值观第22-23页
  五、发泄渠道阻却的生理需要第23-24页
第三章 弱势群体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第24-45页
 第一节 加强对弱势群体的法律保护第24-31页
  一、加大对弱势群体立法保护第24-27页
  二、加大对弱势群体司法保护第27-30页
  三、加大对弱势群体执法保护第30-31页
 第二节 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扶助第31-36页
  一、采取积极就业扶助政策,增加弱势群体就业第32-33页
  二、完善对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第33-34页
  三、树立社会扶助理念,消除社会歧视与误解第34-36页
 第三节 注重对弱势群体的文化、教育及心理防控第36-45页
  一、加强文化防控第36-39页
  二、加强教育防控第39-42页
  三、加强心理防控第42-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48-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国跨国企业持续竞争力研究
下一篇:拉曼光谱研究胃组织及纤维蛋白原与精胺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