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谐波的定义、产生、危害及治理 | 第11-13页 |
| ·谐波的定义 | 第11页 |
| ·谐波的产生及危害 | 第11-12页 |
| ·谐波治理 | 第12-13页 |
| ·现代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概况 | 第13-19页 |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发展历史 | 第14页 |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结构 | 第14-17页 |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基本原理 | 第17-18页 |
| ·有源电力滤波器的补偿控制实现策略 | 第18-19页 |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特殊优势及实用化关键技术 | 第19-21页 |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优势及发展前景 | 第19-20页 |
| ·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实用化关键技术 | 第20-21页 |
| ·本文的结构及主要工作 | 第21-22页 |
| 第2章 功率理论及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技术 | 第22-37页 |
| ·功率理论:背景情况 | 第22-23页 |
| ·Fryze的功率定义 | 第22-23页 |
| ·Buchholz和Depenbrock对Fryze功率定义的扩展 | 第23页 |
| ·p-q理论 | 第23-30页 |
| ·三相三线制系统中的p-q理论 | 第24-25页 |
| ·三相四线制系统中的p-q理论 | 第25-30页 |
| ·谐波与无功电流检测关键技术 | 第30-36页 |
| ·选择性带通滤波器(SBPF) | 第31-35页 |
| ·本文所用的参考补偿电流提取算法 | 第35-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3章 并联有源电力滤波器数学模型及主电路参数设计 | 第37-47页 |
| ·三相三线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的数学模型及交流侧输出电压频谱 | 第37-39页 |
| ·直流侧电容电压选取 | 第39-40页 |
| ·交流侧电感值选取 | 第40-44页 |
| ·特定负载谐波电流分析 | 第40-44页 |
| ·电感值设计 | 第44页 |
| ·高频滤波电容设计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基于FPGA的控制系统设计 | 第47-60页 |
| ·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 | 第47-48页 |
| ·控制系统的模块化设计 | 第48-60页 |
| ·数据采集模块设计 | 第48-52页 |
| ·参考补偿电流计算及电压转换模块设计 | 第52-54页 |
| ·空间电压矢量调制模块设计 | 第54-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 第5章 系统编译及仿真分析 | 第60-72页 |
| ·主要仿真参数设定及说明 | 第60-61页 |
| ·算法级仿真 | 第61-63页 |
| ·系统编译及硬件环(HIL)仿真 | 第63-71页 |
| ·仅补偿谐波电流分量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