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目录 | 第7-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7页 |
| ·引言 | 第9-10页 |
| ·提花技术的发展概况 | 第10-12页 |
| ·国内提花技术的发展和现状 | 第12-13页 |
| ·问题的提出和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3-17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5-17页 |
| 第2章 提花纹织计算机辅助系统 | 第17-26页 |
| ·提花纹织工艺基础知识 | 第17-19页 |
| ·织物的概念及织物组织 | 第17-18页 |
| ·纹板及冲孔 | 第18-19页 |
| ·提花织物纹织CAD系统 | 第19-22页 |
| ·提花纹织工艺的发展 | 第19-21页 |
| ·纹织CAD系统的原理 | 第21-22页 |
|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 | 第22-26页 |
|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概述 | 第22-24页 |
|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的设计要求 | 第24页 |
|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的总体方案 | 第24-26页 |
| 第3章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控制软件模块的实现 | 第26-55页 |
| ·系统控制软件模块基于的操作系统的选择 | 第26-27页 |
| ·系统控制软件模块开发工具的选择 | 第27-28页 |
| ·系统控制软件模块界面的实现 | 第28-33页 |
| ·系统控制软件核心模块之图形输出模块的实现 | 第33-39页 |
| ·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图形输出 | 第33-34页 |
| ·图形输出模块的程序流程 | 第34-36页 |
| ·图形输出模块的具体程序实现 | 第36-39页 |
| ·系统控制软件核心模块之数据传输模块的实现 | 第39-55页 |
| ·纹板数据文件的介绍 | 第39-40页 |
| ·数据传输端口的选择与介绍 | 第40-43页 |
| ·原有并口操作函数的介绍和其存在的问题 | 第43-45页 |
| ·问题解决方案的比较和选择 | 第45-47页 |
| ·数据传输模块中对并口操作的具体实现 | 第47-50页 |
| ·数据传输模块的具体程序实现 | 第50-55页 |
| 第4章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硬件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5-63页 |
| ·系统硬件控制模块的功能需求分析 | 第55-56页 |
| ·系统硬件控制模块的原理设计方案 | 第56页 |
| ·系统硬件控制模块各子模块的设计 | 第56-59页 |
| ·数据锁存控制模块的实现 | 第57-58页 |
| ·数据信号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58页 |
| ·检测信号处理模块的实现 | 第58-59页 |
| ·系统硬件控制模块的总体实现 | 第59-61页 |
| ·系统硬件控制模块提高可靠性的措施 | 第61-63页 |
| 第5章 提花织物纹板CAM系统信号检测模块的实现与系统调试 | 第63-72页 |
| ·系统信号检测模块的实现 | 第63-68页 |
| ·凹槽透射型光电传感器 | 第64-65页 |
| ·集成开关型霍尔传感器 | 第65-67页 |
| ·信号检测模块传感器的选择 | 第67-68页 |
| ·系统调试 | 第68-72页 |
| ·对并口操作的调试 | 第68页 |
| ·软硬件模块的协同调试 | 第68-69页 |
| ·整个系统的最终调试 | 第69-72页 |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2-74页 |
| ·总结 | 第72页 |
| ·展望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 | 第77-8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1-82页 |
| 致谢 | 第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