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基于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器人机构学理论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2页
   ·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4页
     ·并联机器人机构的提出、特点和应用第10-12页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2-14页
   ·国内外研究状况第14-19页
     ·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综合第14-15页
     ·并联机构运动学第15-18页
     ·并联机构动力学第18-19页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9-22页
第二章 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特征第22-30页
   ·引言第22页
   ·并联机构支路单开链结构组成第22-23页
     ·支路单开链结构分解方法第22-23页
     ·支路单开链基本类型第23页
   ·并联机构序单开链结构组成第23-27页
     ·序单开链结构分解方法第23-24页
     ·序单开链约束度第24-25页
     ·序单开链结构分解原则及机构耦合度第25-26页
     ·基本运动链及其判定第26-27页
   ·并联机构运动输出特征第27-30页
     ·并联机构运动输出特征矩阵第27-28页
     ·独立运动输出机构与复合运动输出机构第28页
     ·运动输入一输出的控制解耦性第28-29页
     ·并联机构运动输出特征方程第29-30页
第三章 基于支路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综合第30-57页
   ·引言第30页
   ·支路单开链的约束度第30-31页
   ·并联机构过约束性及其分类第31-32页
     ·过约束性定义第31页
     ·过约束性与支路间回路秩的关系第31-32页
     ·过约束并联机构分类第32页
   ·支路单开链的约束度与过约束性之间的定量关系第32-33页
   ·并联机构的对称性与过约束性之间的内在联系第33页
   ·基于支路单开链单元的无过约束并联机构型综合方法第33-40页
     ·型综合的基本准则第33-34页
     ·型综合的一般过程第34-36页
     ·型综合方法应用示例第36-40页
   ·3-6 自由度无过约束并联机构型综合第40-50页
     ·六自由度机构型综合第40-43页
     ·五自由度机构型综合第43-45页
     ·四自由度机构型综合第45-47页
     ·三自由度机构型综合第47-50页
   ·一类含串联输入支路的并联机构型综合第50-55页
     ·含串联输入支路单开链类型第50-51页
     ·含串联输入支路的无过约束并联机构型综合第51-54页
     ·含串联输入支路的并联机构拓扑结构特征第54-55页
   ·本章小节第55-57页
第四章 基于序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正运动学——位置分析第57-74页
   ·引言第57页
   ·并联机构位置正解序单开链法基本原理第57-58页
   ·序单开链法位置分析方程第58-59页
   ·典型并联机构序单开链结构分解第59-62页
     ·6-UPS 机构第59-60页
     ·4UPS-RPS 机构第60-61页
     ·3-RPS 机构第61-62页
   ·四自由度2UPS-~2RPU (2T-2R)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第62-67页
     ·机构组成及序单开链结构分解第62-63页
     ·坐标系的建立及已知参数第63页
     ·机构位置分析第63-66页
     ·数值实例第66-67页
   ·四自由度2UPS-2RPS (2T-2R)并联机构位置正解第67-73页
     ·机构组成及序单开链结构分解第67-68页
     ·坐标系的建立及已知参数第68-69页
     ·机构位置分析第69-71页
     ·数值实例第71-73页
   ·本章小结第73-74页
第五章 基于序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正运动学——速度、加速度分析第74-93页
   ·引言第74页
   ·并联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序单开链法基本原理第74-75页
   ·序单开链法速度、加速度分析方程第75页
   ·速度、加速度方程系数的线性叠加法第75-77页
   ·四自由度2UPS-~2RPU (2T-2R)并联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第77-84页
     ·机构速度分析第77-79页
     ·机构加速度分析第79-81页
     ·数值实例第81-84页
   ·四自由度2UPS-2RPS (2T-2R)并联机构速度、加速度分析第84-92页
     ·机构速度分析第84-86页
     ·机构加速度分析第86-89页
     ·数值实例第89-92页
   ·本章小结第92-93页
第六章 并联机构逆动力学分析第93-116页
   ·引言第93-94页
   ·基于序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逆动力学分析理论第94-96页
     ·基本原理第94页
     ·动力学分析方程(牛顿-欧拉原理)第94-95页
     ·动力学方程系数的线性叠加法第95-96页
     ·动力学分析一般过程第96页
   ·基于序单开链单元的2UPS-2RPS机构逆动力学分析第96-107页
     ·坐标系的建立第96-98页
     ·机构逆运动学分析第98-101页
     ·机构动力学分析第101-106页
     ·数值实例第106-107页
   ·基于支路单开链单元的并联机构逆动力学分析理论第107-110页
     ·基本原理第107-109页
     ·动力学分析方程(牛顿-欧拉原理)第109-110页
     ·动力学分析一般过程第110页
   ·基于支路单开链单元的2UPS-2RPS 机构逆动力学分析第110-114页
     ·机构支路单开链结构分解及在支路坐标系可求解分力数目的确定第110-111页
     ·支路单开链动力学分析第111-112页
     ·动平台动力学分析第112-114页
     ·驱动力及定平台支反力分析第114页
   ·本章小结第114-116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16-120页
   ·结论第116-118页
   ·展望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2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第129页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9-130页
致谢第130页

论文共13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工质自复叠低温箱的参数优化与实验研究
下一篇:某水电工程两岸黄铁矿层经水淋溶后的迁移转化及对坝体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