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绪论 | 第1-12页 |
| ·本文的理论及实际意义 | 第8-9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9-11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理论创新 | 第11-12页 |
| 第2章 引言 | 第12-18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由来 | 第12-14页 |
| ·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 第14-15页 |
| ·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演进的根本动因 | 第15-17页 |
| ·中国共产党在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发展中的领导作用 | 第17-18页 |
| 第3章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18-28页 |
|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理论的形成 | 第18-23页 |
|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是毛泽东新民主义理论在建国初期的理论创新 | 第23-26页 |
| ·建国初期国家资本主义的产生 | 第26-28页 |
| 第4章 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及成效 | 第28-43页 |
| ·建国时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概况 | 第28-29页 |
| ·对新中国政府为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政治经济措施的考察 | 第29-36页 |
| ·平抑物价,稳定市场,统一财经 | 第29-31页 |
| ·调整工商业 | 第31-34页 |
| ·“五反”运动 | 第34-36页 |
| ·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走上国家资本主义轨道的客观必然性 | 第36-38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及成效 | 第38-43页 |
| ·初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及成效 | 第39-40页 |
| ·高级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的实践及成效 | 第40-43页 |
| 第5章 国家资本主义产业模式分析 | 第43-51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组织形式 | 第43-45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产权模式 | 第45-48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经营管理模式 | 第48-51页 |
| 第6章 过渡时期的国家资本主义 | 第51-59页 |
| ·提前向社会主义过渡战略选择的历史分析 | 第51-55页 |
| ·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 | 第55-56页 |
| ·过渡时期国家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及偏差 | 第56-59页 |
| 第7章 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及历史走向 | 第59-63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 第59-61页 |
| ·国家资本主义的提前消灭及历史反思 | 第61-63页 |
| 结论 | 第63-65页 |
| 致谢 | 第65-66页 |
| 引文注释 | 第66-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4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