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多年生花卉类论文--宿根花卉类论文

小报春四倍体的诱导与杂交试验

第一章 前言第1-18页
 1 报春花属植物简介第9页
 2 报春花属植物育种研究现状及进展第9-16页
  2.1 报春花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引种驯化第10-12页
   2.1.1 中国报春花在世界上的传播第10-11页
   2.1.2 我国报春花属植物的引种驯化现状第11-12页
  2.2 育种途径第12-13页
   2.2.1 杂交育种第12页
   2.2.2 多倍体育种第12-13页
   2.2.3 组织培养第13页
   2.2.4 其他育种途径第13页
  2.3 育种成就第13-15页
   2.3.1 花色丰富多彩第14页
   2.3.2 花型各异第14页
   2.3.3 不含报春碱的报春花育种初见成效第14页
   2.3.4 杂种一代(F_1)品种的生产日趋重视第14-15页
  2.4 国内报春花属植物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第15-16页
   2.4.1 加强报春花资源的保护第15页
   2.4.2 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报春花品种第15页
   2.4.3 尽快形成报春花产业化生产第15-16页
 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方法和内容第16-18页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6页
  3.2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小报春四倍体的诱导第18-2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20页
  1.1 试验材料第18页
  1.2 方法第18-20页
   1.2.1 诱变加倍方法第18-19页
    1.2.1.1 秋水仙素处理方法第18页
    1.2.1.2 发芽第18-19页
    1.2.1.3 数据统计与分析第19页
   1.2.2 多倍体形态鉴定与数据处理第19页
   1.2.3 染色体数目的统计第19-20页
   1.2.4 诱导率的统计第20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0-25页
  2.1 种子的发芽、成苗与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的关系第20-22页
  2.2 秋水仙素浓度和处理时间对四倍体的诱导率的影响第22-23页
  2.3 二、四倍体小报春的生物学与细胞学特征比较第23-25页
 3 讨论第25-27页
第三章 四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试验第27-33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7-28页
  1.1 实验材料第27页
  1.2 试验方法第27-28页
   1.2.1 杂交和数据统计第27-28页
   1.2.2 杂交 F_1染色体数目、倍性的鉴定和生物学性状的观察第28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8-31页
  2.1 二、四倍体小报春杂交结实特性的比较第28-29页
  2.2 F_1代倍性的鉴定第29-30页
  2.3 F_1生物学特性比较第30-31页
 3 讨论第31-33页
第四章 小报春的组织培养和四倍体的扩繁第33-39页
 1 培养条件第33-34页
 2 材料与方法第34页
  2.1 幼嫩叶片第34页
  2.2 腋芽第34页
  2.3 数据统计第3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34-37页
  3.1 不同激素浓度对叶片分化的影响第34-35页
  3.2 不同激素浓度对腋芽分化的影响第35页
  3.3 不同浓度的NAA对小报春生根的影响第35-36页
  3.4 组培苗的移栽第36-37页
 4 讨论第37-39页
第五章 小报春花柱和花瓣突变体的性状观察第39-46页
 1 花柱等长现象的研究第39-43页
  1.1 材料来源第39-40页
  1.2 试验方法第40页
   1.2.1 性状观察与数据纪录第40页
   1.2.2 杂交第40页
  1.3 结果与分析第40-42页
   1.3.1 花柱长度与花药位置第40-41页
   1.3.2 花粉粒大小第41页
   1.3.3 杂交结实特性的分析第41-42页
  1.4 讨论第42-43页
 2 多瓣片突变体的研究第43-46页
  2.1 调查地概况第43页
  2.2 调查方法第43-44页
  2.3 调查结果第44页
  2.4 讨论第44-46页
第六章 结论第46-48页
参考文献第48-54页
图版第54-56页
附表:国内外报春花属植物组织培养研究概况第56-57页
附录:文中所用试剂的配制第57-58页
个人简介第58-59页
导师简介第59-60页
致谢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对部分男子跳远运动员的部分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的研究
下一篇:管理层收购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