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7页 |
英文摘要 | 第7-10页 |
英文缩写 | 第10-12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2-45页 |
综述一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1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5页 |
综述二 现代医学关于血管性痴呆的研究进展 | 第25-45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5页 |
第二部分 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理论探讨 | 第45-72页 |
前言 | 第45-46页 |
研究一 痰饮与血管性痴呆 | 第46-54页 |
一 痰饮的历史渊源 | 第46-48页 |
二 痰与痰证的基本概念 | 第48-49页 |
三 痰饮产生的原因 | 第49-51页 |
四 痰证的病机变化 | 第51-53页 |
五 痰蒙神窍是血管性痴呆的重要原因之一 | 第53-54页 |
研究二 瘀血与血管性痴呆 | 第54-62页 |
一 血瘀学说的源流 | 第54-58页 |
二 瘀血的定义 | 第58-60页 |
三 瘀血形成的原因 | 第60-61页 |
四 瘀血内阻与血管性痴呆 | 第61-62页 |
研究三 痰瘀互结与血管性痴呆 | 第62-66页 |
一 历代医家对痰瘀相关理论的认识 | 第62页 |
二 津血同源、痰瘀相关 | 第62-63页 |
三痰瘀互结与血管性痴呆 | 第63-65页 |
四 活血化痰是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基本大法 | 第65-66页 |
研究四 软脉胶囊与血管性痴呆 | 第66-70页 |
一 处方来源 | 第66页 |
二 处方组成 | 第66页 |
三 功效主治 | 第66页 |
四 按君、臣、佐、使组方原则,分析处方配伍 | 第66-67页 |
五 现代药理研究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第三部分 实验研究 | 第72-108页 |
前言 | 第72-73页 |
(一) 整体实验 | 第73-91页 |
实验一 软脉胶囊对记忆障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 第73-77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3-74页 |
结果 | 第74-75页 |
讨论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77页 |
实验二 软脉胶囊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77-8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77-78页 |
结果 | 第78-81页 |
讨论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5页 |
实验三 软脉胶囊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ET-1、CGRP 及海马CA1 区n-NOS 神经元表达的影响 | 第85-9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85-86页 |
结果 | 第86-88页 |
讨论 | 第88-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1页 |
(二) 细胞培养 | 第91-108页 |
实验一 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PC12 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91-101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91-92页 |
结果 | 第92-98页 |
讨论 | 第98-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1页 |
实验二 软脉胶囊含药血清对PC12 细胞缺氧损伤细胞凋亡及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101-108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101-102页 |
结果 | 第102-106页 |
讨论 | 第106-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08页 |
附图 | 第108-122页 |
结语 | 第122-123页 |
致谢 | 第123-124页 |
个人简介 | 第124-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