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6-7页 |
第一章 宗教伦理概述 | 第7-13页 |
第一节 宗教伦理的形成 | 第7-8页 |
第二节 宗教伦理的特点 | 第8-11页 |
第三节 宗教伦理的意义 | 第11-13页 |
一、宗教伦理的社会历史意义 | 第11-12页 |
二、宗教伦理的现实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印度佛教哲学中的伦理思想 | 第13-21页 |
第一节 原始佛教的伦理思想 | 第13-17页 |
第二节 大乘佛教的伦理思想 | 第17-21页 |
一、大乘佛教伦理思想概述 | 第17-18页 |
二、大乘佛教伦理的实践方法 | 第18-21页 |
第三章 中国佛教哲学中的伦理思想—以《六祖坛经》为中心的研究 | 第21-41页 |
第一节 佛教进入中国后的伦理思想走向 | 第21-25页 |
一、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心性走向 | 第22-23页 |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入世走向 | 第23-25页 |
三、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人本走向 | 第25页 |
第二节 中国佛教哲学中的伦理思想—以《六祖坛经》为中心的研究 | 第25-36页 |
一、《六祖坛经》的善恶观 | 第27-30页 |
二、《六祖坛经》的戒律观 | 第30-31页 |
三、《六祖坛经》的修行观 | 第31-34页 |
四、《六祖坛经》的孝亲观 | 第34-36页 |
第三节 中国佛教哲学伦理思想的特色与意义 | 第36-41页 |
一、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特色 | 第36-38页 |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意义 | 第38-4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1-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