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1-12页 |
第一章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法律分析 | 第12-21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12-17页 |
一、基于“有效资本市场假设”理论的分析 | 第12-15页 |
二、基于“拍卖”效应的分析 | 第15-17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法理学分析 | 第17-21页 |
一、体现了传统信息披露制度的核心价值取向 | 第17-18页 |
二、突破了传统信息披露制度的局限性 | 第18-21页 |
第二章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考察 | 第21-27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立法考察 | 第21-25页 |
一、国外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立法考察 | 第21-23页 |
二、我国公司收购信息披露的立法考察 | 第23-25页 |
第二节 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之构成 | 第25-27页 |
一、持股预警信息披露制度 | 第25-26页 |
二、收购人信息披露制度 | 第26页 |
三、目标公司董事会信息披露制度 | 第26-27页 |
第三章 持股预警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27-36页 |
第一节 持股预警披露临界线的确定及其合理化 | 第27-31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27-29页 |
二、我国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29-31页 |
第二节 信息披露义务人的范围及持股数额的计算 | 第31-34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31-32页 |
二、我国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32-34页 |
第三节 持股预警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34-36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34页 |
二、我国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34-36页 |
第四章 收购人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36-57页 |
第一节 上市公司协议收购与要约收购之比较 | 第36-42页 |
一、协议收购与要约收购的比较 | 第36-38页 |
二、股权分置下我国公司收购方式的选择 | 第38-42页 |
第二节 要约收购信息披露 | 第42-51页 |
一、要约收购信息披露义务的产生 | 第42-44页 |
二、要约收购中收购人信息披露的内容 | 第44-48页 |
三、强制要约收购 | 第48-50页 |
四、要约收购中收购人信息披露的方式及期限 | 第50-51页 |
第三节 协议收购信息披露 | 第51-57页 |
一、协议收购中收购人信息披露义务 | 第51-54页 |
二、协议收购中控股股东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54-57页 |
第五章 目标公司董事会信息披露制度的比较分析 | 第57-62页 |
第一节 目标公司董事会出具独立意见及相关信息的义务 | 第57-59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57-58页 |
二、我国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目标公司董事会收购谈判的信息披露义务 | 第59-62页 |
一、国外相关法律规定的比较分析 | 第60-61页 |
二、我国立法的评析与借鉴 | 第61-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后记 | 第67-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