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水体污染及其防治论文--河流论文

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理生态学研究

目录第1-7页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引言第11-21页
 1. 水华现象及水华生物概述第11-14页
   ·什么是水华第11页
   ·水华的危害第11-12页
   ·常见的水华藻类第12-13页
   ·水华藻类分子鉴定第13-14页
 2. 水华研究进展第14-18页
   ·国内外水华发生频率及状况第14-15页
   ·水华发生机理与成因的研究进展第15-17页
   ·水华监测与防治第17-18页
 3. 本研究目的意义第18-21页
第一部分 汉江水华硅藻季节性消长与理化因子调查第21-27页
 1. 采样地点第21页
 2. 试剂与仪器第21页
   ·试剂第21页
   ·仪器第21页
 3. 方法第21-22页
   ·浮游藻类定量分析第21页
   ·水中总氮含量测定方法第21-22页
   ·水中总磷含量测定方法第22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2-25页
   ·汉江主要浮游藻类定性分析第22-23页
   ·汉江浮游藻类定量分析第23-25页
   ·汉江水华优势种(硅藻)数量与水体理化因子关系第25页
 5. 小结第25-27页
第二部分 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的分类地位的探讨第27-34页
 1. 材料第27页
 2. 试剂与仪器第27页
   ·试剂第27页
   ·仪器第27页
 3. 方法第27-29页
   ·硅藻壳的制作第28页
   ·模板DNA制备第28页
   ·18S rDNA的PCR扩增,扩增产物纯化及连接第28页
   ·转化感受态 DH5α第28-29页
   ·转化重组菌的筛选第29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9-32页
   ·汉江水华优势种形态特征第29-30页
   ·利用18S rDNA序列分析确定硅藻水华优势种的分类地位第30-32页
 5. 讨论第32-34页
   ·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的系统分类学地位探讨第32-34页
第三部分 环境因子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影响第34-70页
 1. 材料第34页
 2. 试剂和仪器第34-35页
   ·试剂第34页
   ·仪器第34-35页
 3. 方法第35-36页
   ·藻种分离纯化-毛细管分离法第35页
   ·藻种培养条件与方法第35页
   ·叶绿素a含量测定第35页
   ·类胡萝卜素含量测定第35-36页
   ·比增长速率的计算方法第36页
   ·蛋白含量测定方法第36页
   ·氧电极法测定光合放氧第36页
   ·培养液中总氮含量测定第36页
   ·培养液中总磷含量测定第36页
 4. 结果与分析第36-65页
   ·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的分离纯化及培养生理第36-39页
     ·硅藻水华优势种培养基的选择第37-38页
     ·初始接种量的选择第38-39页
   ·环境因子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第39-62页
     ·不同硝酸氮浓度对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第39-43页
       ·不同硝酸氮浓度对水华硅藻生长的影响第39-41页
       ·不同氮浓度对硅藻水华优势种生理的特征影响第41-43页
     ·不同磷浓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第43-48页
       ·不同磷浓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的影响第43-45页
       ·不同磷浓度对其生理特征的影响第45-48页
     ·不同铁浓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的影响第48-51页
       ·不同铁浓度对汉江水华硅澡生长影响第48-49页
       ·不同铁浓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理的影响第49-51页
     ·不同硅酸盐浓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生理影响第51-52页
     ·温度对水华硅藻生长生理影响第52-55页
       ·不同温度对水华硅藻生长影响第52-54页
       ·不同温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理影响第54-55页
     ·光照强度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影响第55-57页
     ·初始pH值对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生长的影响第57-58页
     ·氮、磷、硅、温度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第58-62页
   ·汉江硅藻水华优势种对氮、磷吸收实验第62-65页
     ·时间过程实验第62-63页
     ·吸收实验第63-65页
 5. 讨论第65-70页
   ·水体营养盐与汉江水华硅藻关系第65-67页
   ·温度、光照与水华硅藻的关系第67-68页
   ·汉江水华硅藻增殖的限制性因子探讨第68-70页
第四部分 水华硅藻和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研究第70-87页
 1. 材料第70页
 2. 培养基第70-71页
 3. 试剂和仪器第71页
 4. 方法第71页
   ·藻种培养方法第71页
   ·叶绿素a提取方法[33]第71页
 5. 结果与分析第71-84页
   ·不同温度下水华硅藻与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第72-74页
   ·不同光照条件下水华硅藻与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第74-76页
   ·不同pH条件下水华硅藻与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第76-78页
   ·不同磷浓度下水华硅藻与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第78-80页
   ·不同氮浓度条件下水华硅藻与水华蓝藻的生长特性比较第80-84页
 6 讨论第84-87页
结论第87-89页
致谢第89-90页
参考文献第90-96页
中文摘要第96-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头针结合言语训练治疗中风后非流畅性失语
下一篇:上市公司收购信息披露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