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4页 |
·课题背景 | 第8页 |
·移动设备操作系统发展现状 | 第8-10页 |
·android 操作系统的现状 | 第8-9页 |
·windows mobile | 第9页 |
·symbian | 第9-10页 |
·iphone | 第10页 |
·ANDROID 操作系统的优势 | 第10-11页 |
·嵌入式操作系统 | 第11-13页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11页 |
·嵌入式系统的发展 | 第11-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 | 第12页 |
·嵌入式系统的特点 | 第12-13页 |
·本文工作 | 第13页 |
·论文结构 | 第13-14页 |
第二章 ANDROID 系统 | 第14-30页 |
·ANDROID 历史 | 第14-15页 |
·ANDROID 系统架构 | 第15-19页 |
·ANDROID 内核分析 | 第19-22页 |
·ANDROID 系统启动流程 | 第22-27页 |
·移植平台 | 第27-28页 |
·ANDROID 开发环境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ANDROID 图形系统 | 第30-38页 |
·SURFACEFLINGER | 第30-31页 |
·SURFACEFINGER CLIENT | 第31-32页 |
·主要的对象说明 | 第32-33页 |
·DisplayHardware &FrameBuffer | 第32页 |
·Layer | 第32-33页 |
·mCurrentState.layersSortedByZ | 第33页 |
·SURFACEFLINGER 的运行框架 | 第33-35页 |
·SurfaceFlinger::readyToRun() | 第33-34页 |
·ThreadLoop | 第34-35页 |
·SURFACEFLINGER 对象建立过程 | 第35-37页 |
·SurfaceSession 的建立 | 第35-37页 |
·Surface 的建立 | 第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ANDROID 移植 | 第38-50页 |
·内核移植前的准备 | 第38-40页 |
·Android 内核下载 | 第38页 |
·修改Makefile | 第38-39页 |
·得到.config 文件 | 第39页 |
·修改Nand Flash 分区 | 第39-40页 |
·驱动移植 | 第40-44页 |
·LCD 驱动移植 | 第40-42页 |
·网卡移植 | 第42-44页 |
·添加YAFFS 文件系统支持 | 第44页 |
·ANDROID 的LINUX 内核配置 | 第44-48页 |
·U-BOOT 启动内核 | 第48页 |
·文件系统移植 | 第48-49页 |
·android 模拟器 | 第48-49页 |
·使用NFS 服务挂载根文件系统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微型打印模块 | 第50-59页 |
·微型打印机模块硬件介绍 | 第50页 |
·串行接口的安装与使用 | 第50-54页 |
·串行接口的电路图 | 第50-51页 |
·微型打印机模块的打印命令集 | 第51-54页 |
·串口的通信 | 第54-56页 |
·主要程序分析 | 第56-57页 |
·实验结果 | 第57-58页 |
·安装驱动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 | 第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9-60页 |
·总结 | 第59页 |
·展望 | 第59-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缩略词 | 第61-62页 |
图表清单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