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插图索引 | 第10-11页 |
附表索引 | 第11-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5页 |
·文献回顾与问题提出 | 第12-13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观点 | 第14-15页 |
第2章 公共服务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关系概述 | 第15-22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意义与衡量方法 | 第15-18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含义 | 第15页 |
·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意义 | 第15-17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衡量方法 | 第17-18页 |
·转移支付的含义与形式 | 第18-21页 |
·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 | 第21-22页 |
第3章 转移支付对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 | 第22-31页 |
·政府间的财力失衡与公共服务非均等化 | 第22-25页 |
·政府间财力失衡的原因 | 第22-25页 |
·政府间的财力失衡对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影响 | 第25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调节主体 | 第25-27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市场调节 | 第25-26页 |
·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政府调节 | 第26-27页 |
·转移支付是实现政府调节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主要方式 | 第27-29页 |
·政府间财力失衡的调节机制 | 第27-28页 |
·转移支付的独特作用 | 第28-29页 |
·我国实施转移支付制度的独特性 | 第29-31页 |
第4章 转移支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机理分析 | 第31-38页 |
·转移支付的内在机制设计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31页 |
·转移支付的经济均衡效应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 第31-35页 |
·转移支付的乘数效应 | 第31-33页 |
·转移支付与经济增长 | 第33-35页 |
·转移支付与地区经济均衡增长 | 第35页 |
·分类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 | 第35-38页 |
·无条件转移支付补助的效应 | 第35-36页 |
·专项补助的效应 | 第36-37页 |
·对称补助的效应 | 第37-38页 |
第5章 基于湖南省转移支付分析的均等化效应检验 | 第38-53页 |
·湖南省对下转移支付规模与结构分析 | 第38-41页 |
·总转移支付的财政均等化效果 | 第41-47页 |
·转移支付的纵向均衡效果 | 第41-43页 |
·转移支付的横向平衡效果 | 第43-47页 |
·分项转移支付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效应检验 | 第47-53页 |
·税收返还的均等化效果 | 第47-49页 |
·一般性转移支付(过渡期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 | 第49-50页 |
·专项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果 | 第50-51页 |
·各项转移支付均等化效果对比 | 第51-53页 |
第6章 完善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的对策建议 | 第53-60页 |
·地方政府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评价 | 第53-54页 |
·转移支付对调节纵向财力平衡取得了积极作用 | 第53页 |
·转移支付的横向财力均衡效果明显 | 第53-54页 |
·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第54-56页 |
·转移支付定位偏离均等化目标 | 第54页 |
·转移支付的结构不够合理 | 第54-55页 |
·转移支付方式不规范,缺乏透明度和公平度 | 第55页 |
·转移支付制度受中央对地方的财政体制约束过大 | 第55-56页 |
·提高地方政府转移支付均等化效应的对策措施 | 第56-60页 |
·深化财政体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 | 第56-57页 |
·增强转移支付能力,提高转移支付规模 | 第57页 |
·完善转移支付结构,加强专项补助管理 | 第57-58页 |
·健全转移支付体系,改进转移支付方法 | 第58页 |
·加快法制建设步伐,严格依法理财 | 第58-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