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园艺论文--观赏园艺(花卉和观赏树木)论文--观花树木类论文--杜鹃花论文

杜鹃花类菌根真菌硝态氮代谢机理初步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目录第8-11页
1 绪论第11-32页
   ·菌根及其分类第11-12页
   ·菌根研究进展第12-16页
     ·菌根多样性调查研究进展第12-14页
     ·菌根真菌与寄主植物共生效应研究第14-15页
     ·菌根应用研究进展第15-16页
   ·杜鹃花类菌根研究进展第16-19页
     ·杜鹃花类菌根的形成及其结构特点第16-17页
     ·杜鹃花类菌根的物种多样性研究第17-18页
     ·杜鹃花类菌根共生效应研究第18页
     ·我国杜鹃花类菌根研究现状第18-19页
   ·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利用氮源机制的研究进展第19-27页
     ·菌根真菌可利用的氮源形态及其影响因素第19-20页
     ·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和利用氮源的机理研究第20-26页
     ·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吸收利用氮源的生理机制第26页
     ·菌根真菌促进植物利用氮源的解剖构造基础第26-27页
   ·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方法及优缺点分析第27-29页
     ·mRNA差异显示技术及其优缺点第27-28页
     ·代表性差异分析技术及其优缺点分析第28页
     ·cDNA微阵列技术及其优缺点第28页
     ·基因表达序列分析技术及其优缺点第28-29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技术及其优缺点第29页
   ·本研究设计思想及其技术路线第29-32页
     ·研究目的第29页
     ·研究意义第29-30页
     ·研究内容第30-31页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第31-32页
2 ERM真菌利用氮源的生理特性研究第32-40页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32-34页
     ·试验材料第32页
     ·试验设计第32-33页
     ·试验方法第33-34页
   ·结果与分析第34-38页
     ·不同氮源条件下不同菌株生长量的差异第34-35页
     ·不同氮源条件下不同菌株含氮量的差异第35-36页
     ·不同氮源培养基中菌株氮吸收量的差异第36-37页
     ·不同氮源条件下不同菌株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差异第37-38页
   ·讨论第38-39页
     ·ERM真菌氮源利用的生理特性第38页
     ·ERM菌株硝酸还原酶活性第38-39页
   ·小结第39-40页
3 硝态氮诱导下ERM真菌SSH文库构建及ESTs序列分析第40-57页
   ·硝态氮条件下ERM真菌SSH文库构建第40-52页
     ·试验材料第40-41页
     ·试验方法第41-49页
       ·试验材料的处理和获得第41页
       ·总RNA的提取第41页
       ·mRNA分离纯化第41页
       ·抑制差减杂交第41-48页
       ·应用T/A克隆法构建正向差减文库第48-49页
       ·差减杂交文库质量检测第49页
     ·结果与分析第49-52页
       ·总RNA质量检测和mRNA分离纯化结果第49-51页
       ·Rsa Ⅰ酶切效率分析第51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后二次PCR产物分析第51-52页
       ·抑制性差减cDNA文库的构建及质量检测第52页
   ·ERM真菌消减cDNA文库中差异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功能注释第52-55页
     ·试验材料第52页
     ·试验方法第52-53页
     ·结果与分析第53-55页
       ·ERM真菌cDNA文库中部分ESTs序列分析第53页
       ·ERM真菌cDNA文库中ESTs的功能分析第53-54页
       ·硝态氣诱导下ERM真菌代谢途经分析第54-55页
   ·讨论第55-56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在差异基因分离中的应用第55页
     ·抑制性差减杂交(SSH)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事项第55-56页
   ·小结第56-57页
4 ERM真菌中硝态氮转运代谢相关基因表达模式分析第57-68页
   ·试验材料第57页
   ·试验方法第57-59页
     ·真菌总RNA的提取第57页
     ·真菌cDNA的合成第57-58页
     ·硝态氮转运代谢相关以及细胞壁水解酶基因序列的分离第58-59页
     ·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及分析第59页
   ·试验结果第59-65页
     ·真菌总RNA提取及纯度检测第59-60页
     ·差异表达基因RT-PCR表达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第60-64页
     ·差异表达基因在不同氮源条件下的表达模式分析第64-65页
   ·讨论第65-66页
     ·ERM真菌差异表达基因RT-PCR表达分析中内参基因的选择第65页
     ·ERM真菌中硝态氮转运、代谢基因的作用机理第65-66页
   ·小结第66-68页
5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个人简介第77-78页
导师简介第78-79页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第79-80页
致谢第80-81页
附录第81-87页

论文共8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菊ALDH超家族基因分离及DIBADH基因对切花菊的转化
下一篇:观赏桃栽培基质筛选及花期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