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篇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投资价值分析 | 第7-45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页 |
第二章 经营分析 | 第7-22页 |
·公司概况 | 第7-10页 |
·电信业的发展趋势 | 第10-11页 |
·通讯设备制造业的发展情况 | 第11-14页 |
·中兴通讯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劣势和市场机会 | 第14-21页 |
·经营分析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财务分析 | 第22-35页 |
·中兴通讯的财务策略 | 第22页 |
·中兴通讯的会计政策和关联交易 | 第22-23页 |
·财务分析 | 第23-35页 |
·财务分析小结 | 第35页 |
第四章 中兴通讯的价值估计 | 第35-39页 |
·中兴通讯的权益资本成本 | 第35-36页 |
·中兴通讯的债务资本成本 | 第36-37页 |
·2001-2003年加权资本成本 | 第37页 |
·中兴通讯的资本收益率 | 第37-38页 |
·以合并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估值 | 第38-39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9-40页 |
附录 | 第40-44页 |
中兴通讯2003年财务报表 | 第40-44页 |
计算公式 | 第44-45页 |
第二篇 中国上市公司的假帐识别 | 第45-61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45页 |
第二章 什么是假帐 | 第45-46页 |
第三章 做假帐的目的和结果 | 第46页 |
第四章 上市公司的造假手法 | 第46-50页 |
·虚构收入 | 第46-47页 |
·提前确认收入 | 第47页 |
·推迟确认收入 | 第47页 |
·转移费用 | 第47页 |
·推迟确认费用 | 第47-48页 |
·多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以调控利润 | 第48页 |
·制造非经常性损益事项 | 第48页 |
·虚增资产和漏列负债 | 第48-49页 |
·虚拟资产挂账 | 第49页 |
·资产重组创造利润 | 第49页 |
·通过投资事项对利润的调控 | 第49页 |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变更 | 第49-50页 |
·“关联交易非关联化”创造利润 | 第50页 |
第五章 识别假帐的基本方法和过程 | 第50-60页 |
·企业财务状况评估 | 第50-58页 |
·依靠现场调查得到最终的结论 | 第58-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反思 | 第60-61页 |
第三篇 平衡计分卡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 | 第61-80页 |
第一章 平衡计分卡简介 | 第61-63页 |
·平衡计分卡'平衡什么' | 第61页 |
·BSC的基本内容 | 第61-62页 |
·平衡计分卡的优点 | 第62-63页 |
第二章 平衡计分卡的应用 | 第63-72页 |
·准备工作 | 第63页 |
·平衡记分卡的实施流程 | 第63-64页 |
·建立平衡计分卡的评价指标体系 | 第64-68页 |
·数据处理流程 | 第68-72页 |
第三章 某企业实施平衡计分卡案例 | 第72-80页 |
·战略目标及指标体系的确定 | 第72-73页 |
·S公司平衡计分卡的数据处理过程 | 第73-75页 |
·S公司平衡计分卡的数据分析 | 第75-78页 |
·项目时间进度 | 第78-80页 |
第四篇 中兴通讯股份公司财务预测与股票估值 | 第80-114页 |
第一章 产业分析 | 第80-82页 |
第二章 公司概况 | 第82-84页 |
第三章 会计分析 | 第84-92页 |
·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 | 第84-91页 |
·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 | 第91-92页 |
第四章 财务分析 | 第92-102页 |
·基本财务数据 | 第92-93页 |
·盈利能力分析 | 第93-97页 |
·资产运营能力分析 | 第97-98页 |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98-100页 |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 第100页 |
·杜邦分析对盈利能力的进一步分析 | 第100-102页 |
·财务分析小结 | 第102页 |
第五章 估值分析 | 第102-107页 |
·中兴通讯的权益资本成本 | 第102页 |
·以合并报表数据为依据进行估值 | 第102-105页 |
·市盈率与股价 | 第105-107页 |
第六章 预测分析 | 第107-114页 |
·报表预测的假设条件 | 第107-111页 |
·报表预测 | 第111-114页 |
参考文献 | 第114-115页 |
致 谢 | 第115-116页 |
个人简历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