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前言 | 第10-2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8页 |
·副溶血弧菌的流行病学 | 第10-11页 |
·副溶血弧菌的致病力研究 | 第11-17页 |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TDH)的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TDH的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tdh基因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相关溶血素(TRH)的研究进展 | 第15页 |
·副溶血弧菌尿素酶的研究进展 | 第15-17页 |
·副溶血弧菌嗜盐机制的研究 | 第17页 |
·快速诊断方法 | 第17-18页 |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8-2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0-27页 |
1 材料与仪器 | 第20-21页 |
2 方法 | 第21-27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克隆 | 第21-23页 |
·副溶血弧菌wVp_2 DNA的抽提 | 第21页 |
·PCR扩增副溶血弧菌tdh基因 | 第21-22页 |
·PCR产物的回收 | 第22页 |
·pGEX-4T-1表达质粒的抽提 | 第22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22页 |
·大肠杆菌DH5α、BL21(DE3)感受态的制备 | 第22-23页 |
·CaCl_2转化法转化大肠杆菌 | 第23页 |
·DNA序列和蛋白质特性分析 | 第23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的表达 | 第23-24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在大肠杆菌的诱导表达 | 第23-24页 |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24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24-25页 |
·包涵体蛋白的可溶性处理 | 第24页 |
·采用Gluthathione Sephrose 4B亲和层析柱纯化TDH蛋白 | 第24-25页 |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表达产物的鉴定 | 第25-27页 |
·抗血清的制备 | 第25页 |
·wVp_2胞外产物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25页 |
·tdh基因表达产物兔抗血清的制备 | 第25页 |
·SDS-PAGE和ELISA鉴定表达产物 | 第25-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1 PCR扩增与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 第27-28页 |
2 DNA序列分析 | 第28-30页 |
3 副溶血弧菌wVp_2株tdh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分析 | 第30-32页 |
4 副溶血弧菌TDH蛋白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 第32-34页 |
·融合蛋白的诱导表达 | 第32页 |
·融合蛋白的可溶性分析 | 第32-34页 |
5 副溶血弧菌wVp_2株tdh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复性与纯化 | 第34-35页 |
·副溶血弧菌wVp_2株tdh基因表达产物的变复性 | 第34页 |
·副溶血弧菌wVp_2株tdh基因表达产物的纯化 | 第34-35页 |
6 副溶血弧菌tdh基因表达产物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 第35-38页 |
·兔抗融合蛋白血清和兔抗wVp_2株胞外产物血清的效价 | 第35-37页 |
·ELISA比较TDH基因表达产物与天然毒素的免疫原性 | 第37页 |
·ELISA棋盘滴定法测定兔抗wVp_2株胞外产物血清的灵敏度 | 第37-38页 |
讨论 | 第38-44页 |
1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的扩增 | 第38页 |
2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的克隆 | 第38-39页 |
3 副溶血弧菌耐热直接溶血素基因的表达 | 第39-40页 |
4 不溶性表达产物的溶解 | 第40-41页 |
5 融合蛋白的纯化 | 第41-42页 |
6 基因工程表达的TDH免疫学特性的研究 | 第42页 |
7 后续研究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1页 |
附录 | 第51-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