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阐释 | 第11-19页 |
一、 政府目标 | 第11-15页 |
二、 效率与公平的界定 | 第15-19页 |
第二节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几种理论 | 第19-24页 |
一、 效率优先 | 第19-20页 |
二、 公平优先 | 第20-21页 |
三、 同等重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钟摆理论 | 第24-31页 |
第一节 钟摆理论的提出 | 第24-26页 |
一、 公平与效率的对立统一关系 | 第24-25页 |
二、 钟摆理论的模型 | 第25-26页 |
第二节 影响钟摆的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一、 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关(倒U型理论) | 第27-28页 |
二、 与制度和政府干预力有关 | 第28-29页 |
三、 与社会文化和社会偏好有关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实证分析 | 第31-46页 |
第一节 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政府目标的演变即相关理论 | 第31-39页 |
一、 16世纪以前的政府目标--公平 | 第31-32页 |
二、 16世纪~世界大战以前的政府目标--效率 | 第32-35页 |
三、 二战前后~上世纪70年代末的政府目标--公平 | 第35-37页 |
四、 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的政府目标--效率 | 第37-39页 |
第二节 不同国家政府目标的横向比较 | 第39-46页 |
一、 美国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情况 | 第39-40页 |
二、 瑞典公平与效率的结合情况 | 第40-42页 |
三、 拉美国家的公平与效率结合情况 | 第42-46页 |
第四章 中国政府目标 | 第46-59页 |
第一节 中国政府目标的演变及系络分析 | 第46-50页 |
一、 建国初期的政策导向和系络分析 | 第46-48页 |
二、 改革开放至今的政策导向和系络分析 | 第48-50页 |
第二节 政府目标转变的必要性 | 第50-55页 |
一、 过大的收入差距 | 第50-52页 |
二、 社会道德水平的下降 | 第52-53页 |
三、 政府行政职能的失衡 | 第53-55页 |
第三节 如何维护正义和公平 | 第55-59页 |
一、 建立诚信政府 | 第56-57页 |
二、 保证社会各阶层的自由流动 | 第57-58页 |
三、 强化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