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能质量混合仿真系统
| 1 绪论 | 第1-10页 |
| ·引言 | 第8页 |
| ·研究电能质量的重要性 | 第8页 |
|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的意义 | 第8-9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9-10页 |
| 2 电能质量的背景 | 第10-17页 |
| ·电能质量的概念 | 第10页 |
| ·电能质量指标 | 第10-12页 |
| ·电力系统谐波及波形畸变 | 第12-16页 |
| ·谐波的定义和性质 | 第12-13页 |
| ·畸变波形的数值特征 | 第13-16页 |
| ·电能质量的特点 | 第16-17页 |
| 3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 | 第17-19页 |
| ·系统设计的目标 | 第17页 |
| ·系统模块的划分 | 第17页 |
| ·系统接线图绘制模块实现的功能 | 第17页 |
| ·设备模型 | 第17页 |
| ·系统接线图绘制 | 第17页 |
| ·计算和分析模块实现的功能 | 第17-18页 |
| ·三相谐波潮流计算 | 第17-18页 |
| ·基于仿真结果的电能质量分析 | 第18页 |
| ·仿真结果的发布 | 第18页 |
| ·谐波源和补偿装置模型模块实现的功能 | 第18-19页 |
| ·继电保护动作 | 第18页 |
| ·干扰性负荷模型 | 第18-19页 |
| 4 潮流计算模块 | 第19-32页 |
|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及算法 | 第19页 |
| ·高次谐波各种电力设备的模型 | 第19-25页 |
| ·谐波存在下的阻抗 | 第19-20页 |
| ·集肤效应 | 第20页 |
| ·发电机模型 | 第20页 |
| ·变压器模型 | 第20-21页 |
| ·输电线路模型 | 第21-24页 |
| ·负荷模型 | 第24-25页 |
| ·并联电容器模型 | 第25页 |
| ·谐波源模型 | 第25页 |
| ·高次谐波网络参数分析 | 第25-29页 |
| ·高次谐波潮流算法分析 | 第29-32页 |
| 5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软件部分设计 | 第32-46页 |
|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整体软件框架结构设计 | 第32-34页 |
| ·UML和系统用例图 | 第32-34页 |
|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软件框架结构设计 | 第34-44页 |
| ·大型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原则 | 第34页 |
| ·电力系统面向对象应用的分类 | 第34-35页 |
| ·面向对象设计模式的基本概念 | 第35页 |
| ·软件开发技术 | 第35-36页 |
| ·数据库选择 | 第36-38页 |
| ·绘图、计算分析主体模块 | 第38-44页 |
| ·数据查询分析报表模块 | 第44页 |
| ·电能质量仿真系统仿真过程 | 第44-46页 |
| 6 系统的进一步设计 | 第46-49页 |
| ·在线数据读入接口 | 第46页 |
| ·Matlab连接仿真 | 第46页 |
| ·Matlab和Simulink简介 | 第46页 |
| ·软件仿真 | 第46页 |
| ·移动设备的接口 | 第46-49页 |
| ·系统设计原则 | 第47页 |
| ·系统功能 | 第47页 |
| ·开发平台介绍 | 第47-49页 |
| 7 小结 | 第49-50页 |
| 致谢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