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 第1-13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二章 信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13-19页 |
第一节 、 信用及其相关概念 | 第13-14页 |
第二节 、 信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 | 第14-19页 |
第三章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分析 | 第19-24页 |
第一节 、 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 第19-20页 |
第二节 、 信用失范问题的危害及原因分析 | 第20-24页 |
一、 信用失范问题的危害 | 第20-21页 |
二、 信用缺失的成因分析 | 第21-24页 |
第四章 中小企业信用的特点 | 第24-27页 |
第一节 、 制度变迁与中小企业的发展 | 第24-25页 |
第二节 、 中小企业信用的特点 | 第25-27页 |
第五章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 第27-31页 |
第一节 、 美国的社会信用体系概况 | 第27-29页 |
一、 完善的信用法律体系 | 第27-28页 |
二、 信用中介服务 | 第28页 |
三、 信用管理教育 | 第28-29页 |
四、 失信惩罚机制 | 第29页 |
第二节 、 美国信用局的运行 | 第29-31页 |
第六章 建设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31-40页 |
第一节 、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建设模式 | 第31-32页 |
第二节 、 建设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的对策 | 第32-40页 |
一、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数据征集制度 | 第32-34页 |
二、 发展信用中介行业完善中小企业信息传输机制 | 第34-35页 |
三、 发挥政府在中小企业信用管理体系中的作用 | 第35-36页 |
四、 建立中小企业信用管理的法制和监管制度 | 第36-37页 |
五、 加强道德建设和中小企业内部信用建设,促进信用机制的建立和健全 | 第37-40页 |
第七章 、 中小企业资信评级 | 第40-46页 |
一、 中小企业资信评级指标体系 | 第40-42页 |
二、 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价 | 第42-46页 |
第八章 、 结束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附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