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四大书院学风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9-17页 |
·研究意义和目的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宋代四大书院的选定 | 第12-15页 |
·“学风”概念与内容的界定 | 第15-17页 |
·宋代书院中的“学风”范畴 | 第15-16页 |
·现代的“学风”范畴 | 第16-17页 |
2. 宋代书院学风的形成 | 第17-28页 |
·宋代书院的兴起 | 第18-23页 |
·宋代以前的书院体系 | 第19-20页 |
·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 | 第20-23页 |
·宋代理学对书院学风的影响 | 第23-28页 |
·书院以程朱理学为基础 | 第23-25页 |
·北宋二程 | 第23-24页 |
·南宋朱熹 | 第24-25页 |
·理学与书院的关系 | 第25-28页 |
·理学是书院教育的哲学基础 | 第25-27页 |
·理学思想对于学风的影响 | 第27-28页 |
3. 宋代四大书院的学风内容及特征 | 第28-38页 |
·宋代书院学风的表现形式 | 第28-31页 |
·学风的规章——学规 | 第28-30页 |
·学风的主导——教师 | 第30-31页 |
·学风的载体——生徒 | 第31页 |
·宋代书院学风的特点 | 第31-35页 |
·理学探索与书院教学相结合 | 第32页 |
·学术研究与讲学相结合 | 第32-33页 |
·自由争辩与讨论的氛围 | 第33-34页 |
·求实求真的为学精神 | 第34-35页 |
·宋代书院学风的影响 | 第35-38页 |
·四大书院学风在当时的影响 | 第35-36页 |
·四大书院学风在宋代之后的影响 | 第36-38页 |
4. 启示 | 第38-42页 |
5. 结论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46-47页 |
致谢 | 第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