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伸复位外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研究
引言 | 第1-13页 |
临床研究 | 第13-25页 |
一、 病例的选择标准 | 第13页 |
(一) 病例诊断标准 | 第13页 |
(二) 病例纳入标准 | 第13页 |
(三) 病例排除标准 | 第13页 |
二、 一般资料 | 第13-14页 |
(一) 病例来源 | 第14页 |
(二) 一般资料 | 第14页 |
三、 治疗方法 | 第14-20页 |
(一) 治疗前准备 | 第14-15页 |
(二) 垫枕治疗组 | 第15-17页 |
(三) 过伸复位外固定治疗组 | 第17-18页 |
(四) 并发症处理 | 第18-20页 |
四、 疗效性指标 | 第20页 |
(一) 压缩率及复位率 | 第20页 |
(二) 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法评价 | 第20页 |
五、 评定标准 | 第20-21页 |
(一) 疗效评定标准 | 第21页 |
(二) 症状、体征量化计分标准 | 第21页 |
六、 统计方法 | 第21页 |
七、 治疗结果 | 第21-23页 |
(一) 压缩率及复位率 | 第22页 |
(二) 临床疗效 | 第22页 |
(三) 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 | 第22-23页 |
八、 疗效分析 | 第23-25页 |
(一) 压缩率及复位率 | 第23页 |
(二) 临床症状、体征疗效 | 第23页 |
(三) 临床症状、体征及功能评分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30页 |
一、 骨折复位与固定 | 第25-28页 |
(一) 脊柱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 | 第25页 |
(二) 受伤机制 | 第25页 |
(三) 复位的必要性 | 第25-26页 |
(四) 复位的可行性 | 第26页 |
(五) 复位方法的选择及比较 | 第26-27页 |
(六) 适应症及禁忌证 | 第27页 |
(七) 复位方法 | 第27-28页 |
(八) 外固定架构造及优点 | 第28页 |
(九) 注意事项 | 第28页 |
二、 功能锻炼 | 第28-30页 |
(一) 功能锻炼与骨折复位、固定的关系 | 第28-29页 |
(二) 功能锻炼的作用 | 第29页 |
(三) 功能锻炼应用目的的比较 | 第29页 |
(四) 功能锻炼的方法及要求 | 第29-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综述 | 第33-41页 |
致谢 | 第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