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论文

人性自由视域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摘要第1-10页
Abstract第10-17页
导言第17-40页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第18-27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自由的关联第18-2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性自由的必要性第21-27页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述评第27-35页
  一、国内研究概述第27-32页
  二、国外研究概述第32-35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及创新第35-40页
  一、研究思路第35-36页
  二、研究方法第36-37页
  三、创新观点第37-40页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的蕴涵第40-51页
 第一节 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相关概念辨析第40-43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的关系第40-41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关系第41-42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第42-43页
 第二节 人性自由的哲学蕴涵第43-47页
  一、人性与人的类特性及人的本质第43-45页
  二、人性与人性自由第45-47页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的基本内涵第47-51页
  一、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的基本特征第47-49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的基本内涵第49-51页
第二章 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基点探源第51-88页
 第一节 人性自由理论考察第51-68页
  一、马克思主义对人性自由理论的科学贡献第53-59页
  二、西方人性自由的主要观点第59-65页
  三、我国学术界关于人性自由的研究第65-68页
 第二节 人性自由: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起点第68-81页
  一、现实的人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起点第70-73页
  二、思想政治教育逻辑起点的确定性第73-78页
  三、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价值标准第78-81页
 第三节 人性自由: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前提第81-88页
  一、拓展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基础理论第82-84页
  二、深化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理论根基第84-85页
  三、突显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取向第85-88页
第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自由检视第88-112页
 第一节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缺失的主要问题第88-98页
  一、人性自由缺失的具体表现第89-92页
  二、人性自由缺失的原因第92-96页
  三、人性自由缺失对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影响第96-98页
 第二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性自由的发展现状第98-104页
  一、尊重人的主体地位第98-100页
  二、注重人的个性发展第100-101页
  三、重视人的合理需求第101-103页
  四、推进教育主体间的“对话”第103-104页
 第三节 思想政治教育与人性自由的价值契合第104-112页
  一、对自身发展的追求第105-107页
  二、对人文关怀的诉求第107-109页
  三、对个性自由与社会发展协调的渴求第109-112页
第四章 人性自由发展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第112-136页
 第一节 实践性自由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途径一第112-120页
  一、倡导人的自我教育活动第113-115页
  二、提升人的创造能力第115-118页
  三、鼓励人的自我超越性发展第118-120页
 第二节 社会性自由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途径二第120-128页
  一、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第121-124页
  二、开展积极的社会交往第124-126页
  三、紧密贴近社会生活第126-128页
 第三节 需要性自由维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实现途径三第128-136页
  一、关注人的自然需要的自由第130-132页
  二、关注人的社会需要的自由第132-133页
  三、关注人的精神需要的自由第133-136页
第五章 人性自由在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中的意义第136-157页
 第一节 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视角第136-142页
  一、克服教育中人性的僵化而赋予其灵活性第137-138页
  二、突破教育中人性的阶级局限而赋予其全面性第138-140页
  三、打破教育中人性的封闭性而增加其开放性第140-142页
 第二节 激发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第142-149页
  一、激活教育主体实践的积极性第143-145页
  二、培养教育主体社会交往的主动性第145-147页
  三、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丰富性第147-149页
 第三节 澄明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第149-157页
  一、实现人的活动的自主性第150-152页
  二、实现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性和统一性第152-154页
  三、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第154-157页
结束语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人性化边界刍议第157-160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160-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第170-17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参加的研究课题第171-172页
致谢第172-173页

论文共1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空间视野下的“现代”上海--开埠以后上海都市文化的生发与嬗变
下一篇:受约束的网络控制系统分析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