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法研究的反思性解读
引言:问题及其研究进路 | 第1-12页 |
第一章 现有民间法研究诊断分析 | 第12-24页 |
第一节 民间法概念论说 | 第12-14页 |
第二节 现有民间法研究初探 | 第14-17页 |
一、 现有民间法研究的框架分析 | 第14-15页 |
二、 现有民间法研究的内容分析 | 第15-16页 |
三、 现有民间法研究的前提预设 | 第16-17页 |
第三节 民间法研究的诊断分析 | 第17-24页 |
一、 没有“民间”的民间法 | 第17-19页 |
二、 没有“主体”的民间法 | 第19-20页 |
三、 目的论视野下的民间法研究透视 | 第20-21页 |
四、 现有民间法研究诊断综合意见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民间法研究问题存在的原因分析 | 第24-33页 |
第一节 民间法的学科定位:自然科学或人文科学? | 第24-28页 |
一、 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简论 | 第24-25页 |
二、 民间法:人文科学抑或自然科学? | 第25-28页 |
第二节 民间法研究反省意识的缺位 | 第28-33页 |
一、 “关于民间法研究者的研究” | 第28-30页 |
二、 “关于民间法研究的研究” | 第30-33页 |
第三章 民间法研究问题的对策分析 | 第33-43页 |
第一节 哲学视野中的民间法研究重构 | 第33-38页 |
一、 主体间性 | 第34-35页 |
二、 生活世界 | 第35-36页 |
三、 对民间法研究的启示 | 第36-38页 |
第二节 人类学视野中的民间法研究重构 | 第38-41页 |
一、 人类学的学科特性及其启示 | 第38-39页 |
二、 阐释人类学的启示 | 第39-41页 |
第三节 民间法研究中的科际问题研究 | 第41-43页 |
余论:不是结论的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后记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