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元代唐诗学研究

内容提要第1-10页
第一章 元代唐诗学的研究状况与构想第10-20页
 第一节 元代诗歌、诗学研究状况第10-17页
 第二节 元代唐诗学研究的构想第17-20页
第二章 元代唐诗学的政治、文化背景第20-32页
 第一节 蒙元之汉化政策与文教之昌第20-26页
  一、 汉化政策之推行第21-24页
  二、 文教之昌第24-26页
 第二节 理学与文学之关系第26-32页
  一、 理学之兴第26-28页
  二、 理学与文学之融合第28-32页
第三章 元代唐诗学之形成期:中统、至元时期第32-72页
 第一节 三大文化圈与宗唐诸派的形成第32-39页
 第二节 宗唐教化派之兴起第39-50页
  一、 郝经、王恽第39-45页
  二、 刘因第45-50页
 第三节 宗唐格调派之形成第50-59页
  一、 戴表元第50-53页
  二、 牟巘、仇远、赵孟頫第53-59页
 第四节 折衷唐宋派之出现第59-67页
  一、 王义山第59-61页
  二、 刘壎第61-67页
 第五节 宗唐性灵派之初音第67-72页
第四章 元代唐诗学之鼎盛期:大德、延祜、天历时期第72-105页
 第一节 “延祜之治”与唐诗学之盛第72-76页
 第二节 大都“雅正”之音第76-91页
  一、 袁桷第76-81页
  二、 元四家:虞集、杨载、范梈、揭傒斯第81-89页
  三、 欧阳玄第89-91页
 第三节 江西儒者文士集团第91-105页
  一、 折衷唐宋派:吴澄第91-98页
  二、 宗唐性灵派:刘将孙、刘诜第98-105页
第五章 元代唐诗学之蜕变期:元统、至正时期第105-127页
 第一节 元代唐诗学之蜕变第105-108页
 第二节 宗唐性灵派之风行第108-122页
  一、 杨维桢第108-113页
  二、 顾瑛及玉山诗人第113-119页
  三、 倪瓒第119-122页
 第三节 “宗唐雅正”之结响第122-127页
  一、 傅若金第122-124页
  二、 戴良第124-127页
第六章 元代几种重要的唐诗学著作第127-165页
 第一节 《瀛奎律髓》:江西诗派的唐宋诗选本第127-137页
  一、 论唐诗分期第128-129页
  二、 尊杜:倡“一祖三宗”与嗜“瘦硬枯劲”第129-133页
  三、 论“格高”及唐诗诗法第133-137页
 第二节 《唐才子传》:第一部唐诗专史第137-147页
  一、 唐诗史观第137-140页
  二、 论唐各期诗人及诗歌流派第140-143页
  三、 思想渊源与美学趣味第143-144页
  四、 在唐诗学史上的意义第144-147页
 第三节 《唐音》:宗唐派唐诗学的最早范本第147-156页
  一、 刊刻及流通第147-148页
  二、 体例、内容及其唐诗观第148-154页
  三、 在唐诗学史上的意义第154-156页
 第四节 元代诗法著作中的唐诗观第156-165页
  一、 元代诗法论著的盛行第156-157页
  二、 元诗法著作中的诗史观第157-160页
  三、 宗唐的基本内容第160-165页
第七章 元代唐诗学之地位与意义第165-173页
参考书目第173-178页
后记第178-180页

论文共1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盐酸四环素/α-TCP骨水泥药物释放动力学及α-TCP骨水泥体外溶解动力学研究
下一篇:类金刚石薄膜血液相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