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贿罪的立法完善--以治理“隐性腐败”为中心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序论 | 第8-10页 |
第一章 “隐性腐败”之解读 | 第10-13页 |
第一节 “隐性腐败”的概述 | 第10-11页 |
第二节 “隐性腐败”治理之提出 | 第11-13页 |
第二章 我国的行贿罪立法 | 第13-16页 |
第一节 我国行贿罪立法的现状与沿革 | 第13页 |
第二节 行贿罪立法对于惩治“隐性腐败”的失调 | 第13-16页 |
一、 行贿罪与受贿罪追诉标准不统一 | 第14页 |
二、 行贿罪的认定困难 | 第14页 |
三、 行贿罪刑罚规定的缺陷 | 第14-16页 |
第三章 国内外行贿罪立法比较 | 第16-20页 |
第一节 关于行贿罪的立法模式 | 第16页 |
第二节 关于行贿罪的罪状 | 第16-18页 |
一、 关于行贿罪的主观要件 | 第16-17页 |
二、 关于行贿罪的客观方面表现 | 第17页 |
三、 关于行贿罪的行为对象 | 第17-18页 |
第三节 关于行贿罪的处罚 | 第18-20页 |
一、 刑种的选择 | 第18页 |
二、 刑度的配置 | 第18-20页 |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贿罪立法的构想 | 第20-28页 |
第一节 行贿犯罪和受贿犯罪在立法上应统一尺度 | 第20-21页 |
一、 “重受贿轻行贿”的现象 | 第20-21页 |
二、 改变“重受贿轻行贿”的现象 | 第21页 |
第二节 改造犯罪构成 | 第21-24页 |
一、 行贿罪的客观方面 | 第22-23页 |
二、 完善行贿罪构成的主观要件 | 第23-24页 |
第三节 完善行贿罪刑罚规定 | 第24-28页 |
一、 刑罚的力度 | 第24-25页 |
二、 刑罚的梯度 | 第25-26页 |
三、 刑罚的种类 | 第26-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1页 |
后记 | 第31-3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