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一章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概念界定 | 第12-17页 |
第一节 行政违法行为概念界定 | 第12-14页 |
一、 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论 | 第12页 |
二、 有关概念的评析与界定 | 第12-14页 |
第二节 行政犯罪行为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一、 概念探源 | 第14页 |
二、 有关概念的不同理论 | 第14-15页 |
三、 有关概念的评析与界定 | 第15-17页 |
第二章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异同 | 第17-20页 |
第一节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共性 | 第17页 |
一、均具有行政违法性 | 第17页 |
二、其它共同性 | 第17页 |
第二节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差异 | 第17-20页 |
一、 本质及危害程度的差异 | 第18页 |
二、 违法情节轻重的差异 | 第18页 |
三、 违反的法律规范的差异 | 第18页 |
四、 主观要件要求的差异 | 第18-20页 |
第三章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界分 | 第20-31页 |
第一节 界分之意义 | 第20-23页 |
一、 关乎“罪”与“非罪”的本质 | 第20页 |
二、 关乎法律责任之承担方式 | 第20页 |
三、 关乎行为人在社会生活中的身份资格和社会公众对其行为的评价 | 第20-22页 |
四、 关乎我国行政刑事立法司法之完善 | 第22-23页 |
第二节 界分标准 | 第23-31页 |
一、 中外界分标准之理论 | 第23-26页 |
二、 界分标准之新理论建议 | 第26-28页 |
三、 对我国刑事和行政立法之启示 | 第28-31页 |
第四章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认定 | 第31-40页 |
第一节 行政违法行为之认定 | 第31-32页 |
一、 认定属性 | 第31页 |
二、 认定方法 | 第31-32页 |
第二节 行政犯罪行为之认定 | 第32-34页 |
一、 行政犯罪行为之双重违法性 | 第32-33页 |
二、 行政犯罪行为认定过程中的行政认定与刑事认定 | 第33-34页 |
第三节 二者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 第34-40页 |
一、 二者认定中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 第34-35页 |
二、 两种认定衔接不畅的原因 | 第35-36页 |
三、解决改善办法 | 第36-40页 |
第五章 行政违法行为与行政犯罪行为之处罚 | 第40-44页 |
第一节 二者处罚之适用衔接 | 第40-43页 |
一、 处罚竞合时的适用原则 | 第40-41页 |
二、 行政处罚后又刑事处罚的适用方法与衔接 | 第41-42页 |
三、 刑事处罚后又行政处罚的适用方法与衔接 | 第42-43页 |
第二节 行政处罚与刑罚的适用衔接的立法完善 | 第43-44页 |
第六章 结语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后记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