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致谢 | 第8-10页 |
作者简介 | 第10-12页 |
目录 | 第12-15页 |
第1章 绪言 | 第15-25页 |
·遥感技术的概念及发展简史 | 第15-17页 |
·遥感的基本概念 | 第15页 |
·遥感技术的发展简史 | 第15-17页 |
·遥感技术的系统构成、分类、特点及发展趋势 | 第17-20页 |
·遥感技术的系统构成 | 第17-18页 |
·遥感技术的分类 | 第18页 |
·遥感技术的特点 | 第18-19页 |
·遥感技术的发展趋势 | 第19-20页 |
·遥感技术在震害信息获取中的应用及现状 | 第20-22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及意义 | 第22-24页 |
·研究内容 | 第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4页 |
小结 | 第24-25页 |
第2章 震害影像特征及震害信息遥感获取技术 | 第25-40页 |
·建筑物震害的几何分类与遥感信息的形成机制 | 第25-26页 |
·建筑物震害的类型 | 第25-26页 |
·建筑物震害遥感信息的形成机制 | 第26页 |
·不同遥感平台下的震害影像特征及解译 | 第26-37页 |
·航空光学遥感震害信息获取技术 | 第26-31页 |
·航天光学卫星遥感震害影像特征 | 第31-35页 |
·微波遥感震害信息获取技术 | 第35-37页 |
·基于遥感影像的震害信息获取技术分类及其发展趋势 | 第37-39页 |
·现行震害遥感获取技术的分类 | 第37-38页 |
·现行技术的不足与发展趋势 | 第38-39页 |
小结 | 第39-40页 |
第3章 利用区域统计特性进行震害房屋自动识别与分类 | 第40-59页 |
·震害房屋信息自动识别与分类的可行性分析 | 第40-43页 |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上破坏房屋的基本特征 | 第40-41页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震害自动识别的可行性分析 | 第41-43页 |
·基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区域统计特性的震害房屋信息自动识别技术 | 第43-46页 |
·基本原理 | 第43-44页 |
·主要处理步骤与技术流程 | 第44-46页 |
·当前可用于震害房屋自动识别的遥感数据源 | 第46页 |
·技术关键与难点 | 第46-50页 |
·技术关键 | 第47-49页 |
·两个技术难点 | 第49-50页 |
·基于最优方向的边界跟踪方法 | 第50-57页 |
·现行边界检测的技术分类 | 第50-54页 |
·基于最优方向的边界跟踪方法 | 第54-57页 |
·震害建筑的分类分级标准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第4章 震害房屋信息自动识别与分类的应用系统设计 | 第59-74页 |
·IDL程序设计语言简介 | 第59-60页 |
·系统设计 | 第60-73页 |
·系统概述 | 第60页 |
·系统功能设计 | 第60-65页 |
·用户界面及使用说明 | 第65-73页 |
小结 | 第73-74页 |
第5章 算例分析与评价-以2001年印度Bhuj地震和我国1976年唐山地震为例 | 第74-94页 |
·印度Bhuj地震实验区 | 第74-85页 |
·实验区基本情况 | 第74-76页 |
·数据选择 | 第76-77页 |
·房屋震害信息获取 | 第77-85页 |
·唐山地震实验区 | 第85-89页 |
·实验区概述 | 第85-86页 |
·图像数据的选择 | 第86页 |
·震害房屋分类 | 第86-89页 |
·结果分析与评价 | 第89-92页 |
·结果分析 | 第89-90页 |
·精度分析 | 第90-92页 |
·结论与评价 | 第92页 |
小结 | 第92-94页 |
第6章 结语 | 第94-98页 |
·本文的特点色与创新点 | 第94-96页 |
·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第96-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