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1页 |
图表目录 | 第11-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9页 |
·引言 | 第13-14页 |
·调度理论的起源和发展 | 第14-16页 |
·生产调度问题研究方法及应用 | 第16-23页 |
·数学规划方法 | 第17页 |
·启发式搜索方法 | 第17-18页 |
·系统仿真方法 | 第18页 |
·人工智能方法 | 第18-20页 |
·计算智能方法 | 第20-23页 |
·实时智能方法 | 第23页 |
·研究背景 | 第23-26页 |
·流程企业生产调度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本文的研究动机和背景项目 | 第24-26页 |
·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 | 第26-27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7-29页 |
第二章 生产调度问题描述方法研究 | 第29-47页 |
·经典生产调度问题 | 第29-33页 |
·基本概念 | 第29-30页 |
·经典生产调度问题的一般描述 | 第30-31页 |
·经典生产调度问题的分类 | 第31-32页 |
·实际调度问题与经典调度理论之间的鸿沟 | 第32-33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33-34页 |
·实际生产调度问题的描述方法 | 第34-46页 |
·基本视图 | 第36页 |
·组织视图 | 第36-37页 |
·信息视图 | 第37-38页 |
·人员视图 | 第38-41页 |
·过程视图 | 第41-42页 |
·特性视图 | 第42-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三章 FLOW-SHOP调度问题混合策略求解方法研究 | 第47-75页 |
·引言 | 第47页 |
·常见基本求解算法 | 第47-51页 |
·分枝定界法 | 第47-48页 |
·启发式搜索算法 | 第48页 |
·禁忌搜索算法 | 第48-49页 |
·遗传算法 | 第49-51页 |
·算法混合策略 | 第51-59页 |
·现有优化算法性能分析 | 第51-53页 |
·算法混合策略 | 第53-54页 |
·混合遗传算法 | 第54-56页 |
·HSGATS混合遗传算法 | 第56-59页 |
·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求解 | 第59-73页 |
·置换Flow-shop调度问题的描述和数学模型 | 第59-61页 |
·置换Flow-shop Benchmark问题 | 第61-62页 |
·分枝定界法求解 | 第62-63页 |
·构造型方法求解 | 第63-65页 |
·HSGATS算法求解 | 第65-69页 |
·实验结果比较分析 | 第69-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四章 流程企业物料流调度优化研究 | 第75-93页 |
·生产单元分类 | 第75-76页 |
·生产单元的连接形式 | 第76-77页 |
·流程企业物料流调度 | 第77-83页 |
·相关定义 | 第77-78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78-80页 |
·物料流调度优化的数学模型 | 第80-83页 |
·物料流调度仿真研究 | 第83-91页 |
·长炼瓦斯系统生产和调度现状 | 第83-85页 |
·瓦斯调度的目标 | 第85页 |
·遗传算法在瓦斯调度中的应用 | 第85-89页 |
·实验仿真 | 第89-91页 |
·本章小结 | 第91-93页 |
第五章 基于OAA的实时多AGENT生产调度系统体系结构和调度算法研究 | 第93-117页 |
·引言 | 第93-94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94-99页 |
·实时MAS体系结构 | 第94-96页 |
·Agent建模方法 | 第96-98页 |
·基于优先级的实时调度算法 | 第98-99页 |
·基于OAA的实时多AGENT生产调度系统 | 第99-107页 |
·基于OAA的实时多Agent生产调度系统体系结构 | 第99-102页 |
·实时Agent模型 | 第102-104页 |
·实时调度Agent模型 | 第104-106页 |
·系统原型实现的例子 | 第106-107页 |
·基于OAA的实时多AGENT系统调度算法 | 第107-115页 |
·二级调度思想和降级策略 | 第108-109页 |
·EDV算法的设计和实验分析 | 第109-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117页 |
第六章 流程企业生产调度支撑环境 | 第117-133页 |
·引言 | 第117页 |
·相关研究工作 | 第117-121页 |
·问题求解环境 | 第117-119页 |
·企业应用集成平台 | 第119页 |
·企业体系结构标准 | 第119-121页 |
·生产调度在流程企业企业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 第121-122页 |
·支撑流程企业生产调度的E-PSE | 第122-125页 |
·E-PSE的定义和特征 | 第122-123页 |
·流程企业E-PSE的体系结构 | 第123-125页 |
·流程企业E-PSE的实现 | 第125-129页 |
·数据采集接口 | 第126页 |
·分立系统的包装和集成 | 第126-127页 |
·数据平台的实施 | 第127页 |
·组态应用开发和运行平台的实现 | 第127-129页 |
·应用编程接口设计 | 第129页 |
·实现E-PSE的关键技术 | 第129-132页 |
·数据整合技术 | 第129-130页 |
·建模技术 | 第130页 |
·系统包装和集成技术 | 第130-132页 |
·中间件技术 | 第132页 |
·本章小结 | 第132-133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33-135页 |
·论文总结 | 第133-134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34-135页 |
附录A 术语表 | 第135-137页 |
附录B 缩略词表 | 第137-141页 |
参考文献 | 第141-15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文章录用和发表情况 | 第157-1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项目情况 | 第159-161页 |
致谢 | 第161页 |